面粉、糯米粉混合,加入颜料,揉成各色小面团,再经过民间工艺人孟祥荣的巧手,压、团、搓、捏,十几分钟,一个简单的面塑作品就栩栩如生。每天十几个小时,孟祥荣沉醉在这奇妙的指尖艺术中,乐此不疲。
四代传承面塑技艺
孟祥荣今年43岁,家住新华区。与面塑结缘,要追溯到她太奶奶在世的时候。那个年代,流行蒸花糕。孟祥荣的太奶奶是蒸花糕的一把好手,经常会有人找上门来请她做花糕。太奶奶把手艺传给了奶奶,奶奶把手艺又传给了妈妈,从小耳濡目染的孟祥荣对花糕有种别样的情怀。
每当老人们做花糕时,不到10岁的孟祥荣总会跑上前凑凑热闹。一个小面团,总能在她手中变出新花样,不一会儿,一条小鱼、一朵小花、一个苹果就活灵活现。孟祥荣虽然年纪小,鼓捣起这些小面团却像模像样,像是给它们施了魔法一般。
长大后,孟祥荣做了会计,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记忆里的小面团却始终是她一直难以忘怀的牵挂。十年前,她鼓起勇气,放弃了稳定的工作,一心扑到她最爱的小面团上,下定决心要搞出点名堂。
“时代不同了,以前人们蒸花糕是为了吃;现在人们做面塑,主要是把玩、观赏。虽然以前有做花糕的基础,但是既然要做面塑,就要从头学。”孟祥荣说,那个时候,图书馆里所有关于面塑的书,她全都借遍了,很多书都是反复地看好几遍。
孟祥荣手里捧着面团,一边跟着书里学技巧,一边揉揉捏捏。两年的时间里,她做了无数个作品,但高要求的她每次都觉得作品和实物的相似度不够高。有时候,她会懊恼自己做得不够好,一气之下把作品推倒。但是过后,她又不自觉地去和面、调色……直到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为止。
自制工具相伴十年
后来,孟祥荣专门去天津拜师学艺。从材料到技法再到工具,孟祥荣听得仔细,学得认真,加上反复钻研、琢磨、练习,终于掌握了面塑的精髓。随着面塑技艺的精进,孟祥荣也开始尝试不同的材料,又学习了制作软陶。
“因为面团干得快,所以做面塑很考验速度,而且这种材质黏手,制作过程中还要配合凡士林才行。如果做不好,作品会出现干裂的情况。软陶和面塑有异曲同工之妙。制作软陶需要烤制,相对来说成本高一些,但是观赏时间更长。”说着,孟祥荣随手拿起一块软陶,用剪刀剪出她想要的形状。
“看我手里的这把剪刀,已经用了10年,还是老师当年送给我的,手柄断了我也没舍得扔,拿胶带固定了好几次,你看它有什么不同?”孟祥荣指着刀尖说,“你看这儿,是不是比普通剪刀要尖、要薄?这把刀是专门磨过的,就这不起眼的小地方,用起来差别可就大了。”
再看着这些常用工具,有尖的、扁的、弯的、直的、粗的、细的,丸棒尺寸也是大小不一,每个工具都有它特殊的用处。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工具中,很多都是孟祥荣用焊条自制的,反复打磨到自己需要的形状,再制作好手柄方便拿捏。这些跟随她10多年的工具看起来并不十分干净,但孟祥荣却对它们爱不释手。“现在能买到很多工具,几十元就能买到一套品质相对不错的,可新的我用不习惯,只有这些老物件用起来才更得心应手。”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工具,孟祥荣专门用软陶制作了笔筒,让它们有更好的地方“栖身”。
艺术作品深受老外喜爱
孟祥荣技艺日益精进,制作的好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她做人物也做宠物,在做仿真作品的同时也做漫塑,不管什么风格类型,只要给她一张照片,就能做出你想要的样子。
十年来,孟祥荣带着她心爱的作品摆过地摊、赶过庙会、参过展览。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给了她一张照片,希望她捏出照片里的人物,孟祥荣从此开启了非遗作品的私人定制。
一天,有位专门为国外供应宠物摆件的供应商,看到了孟祥荣的作品,颇为震惊。“在欧美等国家,很多家庭偏爱宠物,所以也很喜欢仿真的宠物摆件。但是如果收到的作品和实物相似度不高,就会被投诉。”这位供应商说,孟祥荣的作品栩栩如生,希望与她合作。孟祥荣接下的第一单国际订单是来自美国的,她按照片做了一个12厘米大的摆件,对方十分满意。
三年来,孟祥荣接到来自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订单近千个,这项指尖艺术深受各国顾客们的喜欢。
2020年,孟祥荣成功申请为新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也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是,她将面塑技艺带到了小学课堂。“我在西环路小学、重庆路小学都教过学生,孩子们对面塑很感兴趣,做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也很有成就感。”孟祥荣说,“希望通过教学,让更多人爱上这项传统技艺。同时,希望非遗文化能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