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6日
第04版:04

风好正是扬帆时 奋楫逐浪天地宽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综述

京畿大地,绘就宏图。

刚刚落幕的北京冬奥会,不仅点燃了冰雪运动的激情,也加速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脚步,实现奥林匹克运动与区域发展的双赢。

8年前,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幕开启。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雄安新区建设热火朝天、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重大改革创新举措落地……8年来,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京津冀协同发展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不断谋划发展的新篇章。

牢牢牵住“牛鼻子”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新突破

北京“瘦身健体”、城市面貌蝶变的背后,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动作用。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首都发展,始终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动批、大红门等大型批发市场成功疏解,着力构建完善“1+N+X”疏解方案和政策体系,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近年来,非首都功能疏解率先启动一批标志性疏解项目,取得了新突破、新成效。

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相关方案印发,疏解工作总体安排以及“十四五”时期高校、医院、央企总部3个领域重点疏解任务明确。户籍、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中央预算内投资、住房保障等政策陆续出台,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

2021年起,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一批“十四五”期间的标杆性项目为深入实施中长期疏解任务奠定基础。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激励和约束两方面加快构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政策体系,激发相关各方疏解内在动力。“在政策制定实施中,注重提高精准性和含金量,加强制度创新,找准疏解单位和人员关心关切的要害发力,尽量使其疏解后的收益总体上不低于留在北京的收益水平。”

随着政策科学引导,一批重大疏解项目有序落地:

——中国星网在雄安新区注册落户;

——中国三峡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电子集团总部已分别从北京迁移到湖北武汉、上海、广东深圳挂牌;

——首批启动向雄安新区疏解的在京部属高校、医院已基本确定项目选址,各项疏解工作正在稳妥有序推进。

……

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北京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发布全国第一个为治理大城市病制定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并3次修订,2014年实施以来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近2.4万件。

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有关负责人说,禁限目录在严守功能底线的同时,也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开了更大空间,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的新设市场主体持续增加,占比由2013年的40%升至2021年的62%,为北京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增添了新动力。

数据显示,北京中心城区功能布局不断优化,2014年以来北京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加快补齐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7000余个。

高标准高质量加速推进 “两翼”建设展翅齐飞

集中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构建北京“一体两翼”城市空间格局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念兹在兹,多次到两地考察,就高水平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提出明确要求。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入中央单位和相关地区协同发力的关键时期,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

2021年,雄安新区全社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17.88%。夜幕之下各建设片区灯火通明,一道“地上银河”越来越亮。

在雄安新区启动区,300个工地“塔吊林立”,10万名建设者“热火朝天”。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落子。

5年来,一批批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一个个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雄安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日新月异。

城市综合管廊和燃气、电力、供热、给排水等重点市政设施网络逐步形成,起步区1号供水厂等一批基础设施建成投运;悦容公园等一批高品质休闲设施投用;京雄城际铁路全线稳定运营,雄安新区进入北京“1小时交通圈”;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等对外交通骨干公路建成通车……

2021年底,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幼儿园项目实现竣工验收并正式移交雄安新区。北京援建的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三校一院”项目陆续加快收尾。

新区首个集中建成区——容东片区首批住房2021年下半年投入使用,首批2.3万套安置房交付使用,3万多名征迁群众喜迁新居。根据规划,容东片区居住人口规模约17万人,将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重要支撑。

2021年雄安新区全年完成投资超过1400亿元。2022年雄安新区显雏形、出形象的目标已经明确,安排重点项目超232个,总投资超7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2000亿元。

雄安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划,到2022年底启动区“四梁八柱”将全部建成,交通路网骨架成型,直通北京的快速通道将打通,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生态景观体系基本形成,朝着“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典范城市迈进。

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高质量发展,北京新的“两翼”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展现新形象。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京环球影城,随处可见的福字元素、穿上过年新衣的角色人偶,无不凸显着农历春节的氛围,这里已经成为长假期间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2021年,北京环球主题公园一期开园,截至当年底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60万人次,成为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标。除了这里的“明星效应”,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建设,更加振奋人心。

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等重点任务明确6个方面17项具有针对性和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为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进一步释放红利、鼓舞斗志。

春节过后,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建设工地,工人们正在地下施工现场加紧作业,热火朝天。

作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于2019年11月30日启动施工,计划于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未来,这里地上是繁华的都市生活圈,地下是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连接地铁6号线、平谷线、M101线和京唐、京哈、城际铁路联络线。

“我们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通州区区长孟景伟说,2021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6亿元,建安投资470亿元。建安投资总量保持北京市第一。

建设框架有序拉开,协同发展步稳蹄疾。行政办公区二期10个地块全部实现开工,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全部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正式开诊,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投用……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始终保持生机勃发。

重点领域全面提升 释放“协同红利”惠及民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若干领域率先突破。2021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在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从“两翼”齐飞,到“三大领域”全面提升,8年来三地协同空间不断扩展,体制机制深刻变化,区域协作加速推进,产业衔接、项目合作更加多元,京津冀协同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交通一体化大力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奔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推动北京形成“双枢纽”格局。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京哈高铁全线贯通助力“1小时交通圈”越来越广。津冀两省市组建港口联盟,天津港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0万标准箱。

8年来,三地累计打通、拓宽对接路、“瓶颈路”2000多公里。津保城际、京承高铁等建成通车,京唐、京滨、津兴等一批铁路加快建设,协同发展有了坚强支撑。

——区域环境生态治理持续改善,“冬奥蓝”“双碳绿”靓容显现。京津冀生态联防联控联治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京津冀地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9.2%,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平均浓度分别降至38微克/立方米和69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约15.6%和11.5%。永定河、潮白河等五大主干河流26年来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首次贯通入海。京津冀19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断面比例达到70.4%,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

8年来,三地携手发力,调结构、促转型、完善立法、加强监管、科技助力、产业升级,在生态领域采取多种手段。从“雾霾锁城”到蓝天白云成常态,协同发展有了“呼吸之变”。

——产业升级转移扎实推进,创新协作步入新高地。8年来,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000余家,北京与津冀达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50.4亿元,累计1760亿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天津滨海新区截至2021年底累计引进北京重点项目4729个,是2015年项目数的14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以来累计新增注册企业超过3000家,注册资本金超过1400亿元。“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初具雏形,协同发展领域不断拓展。”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单泽峰说。

实现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必须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京津冀三省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9月,河北省三河市760名初一学生,迎来了在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的第一课,作为北京市通州区和河北省三河市试点办学项目之一。

“我们将潞河中学的优秀经验带到三河校区,实现两校间资源共享互助。”潞河中学三河校区校长孟洪峰说,在各项先进理念和活动的支持下,学生们全面发展,仅第一个学期,潞河中学三河校区的成绩就在三河市名列前茅。

8年来,京津冀三地通力合作,体制机制逐步健全、重点领域务实推进,政府和社会力量携手合作。养老、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牢牢牵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稳妥有序推动疏解项目落地见效,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实施一批立长远、标志性的重大工程项目、重要改革举措、重点推进事项,确保取得更多更大新成果、新成效。

据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2022-02-26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综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0266.html 1 风好正是扬帆时 奋楫逐浪天地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