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6日
第04版:04

携手逐梦向未来

(上接第一版)

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市更是站在更高层次上谋求交通“主动脉”再次扩张,加快构建起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高速方面,积极融入京津冀交通大动脉,加快完善与京津、雄安、石家庄高速公路直连直通,曲港高速(曲阳至肃宁段)、京沪高速(沧州段)、津石高速(沧州段)等工程建成通车。

铁路方面,作为京津冀轨道交通网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实施石衡沧港城际铁路(沧州段)项目。这个项目是京津冀城市群“四纵四横一环”城际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石家庄,东至渤海新区。建成后,沧州至省会列车旅程将由目前的两个半小时缩短到一个小时,从石家庄到黄骅港用时将缩短至约一个半小时。同时,雄沧港(定沧)、津沧城际铁路已开展前期研究工作,雄商高铁、津维高铁前期工作正在推进中。

立足京津冀,放眼全世界。作为我省东出西联的出海口和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黄骅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愈发引人关注。我市还紧密围绕“我们有什么、到底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办”,举全市之力推进渤海新区开发建设,推动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突出建设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建设。去年底,黄骅港吞吐量完成3.1亿吨、集装箱87.1万标箱,同创历史新高。

进入2022年,黄骅港建设的脚步更快更疾。市委定期召开推进港口高质量发展现场办公会,就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以及相关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调度。重点推进总投资超500亿元的22个码头和7条铁路专用线项目,加强与天津港、上海港等先进港口合作,积极开辟至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广州港、摩洛哥等内外贸航线,东出西联、南北贯通、陆海统筹、区域协同的交通新格局越发清晰。

坚持推动服务对接雄安新区向更广领域突破

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期,河北雄安新区横空出世。

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千年大计”,启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的强大引擎。

顺势而谋,才不会“望而兴叹”;应势而动,才能够“率先而为”。

项目对接、专家研讨、企业携手、人员互动……围绕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不断深化各领域与雄安新区的对接合作。先后制定了《借助雄安新区发展机遇,加快沧州市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发展的指导意见》《沧州市参与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市第十次党代会更是紧紧围绕推动服务对接雄安新区向更广领域突破,对我市的重点工作提出要求。全市上下强化大局观念和协同意识,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持续抓好雄安新区周边土地、人口、项目管控,协同推进雄安生态林带建设,下大力做好白洋淀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工作。

聚焦平台建设持续发力,充分发挥任丘、河间、肃宁、献县区位和产业优势,加强优质产品供应,打造一批对接园区,促进产业协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谋划建设与雄安新区直连直通的客货运通道,打造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不断加快推进黄骅港公共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提升港口通关能力、货物吞吐能力和吸引集聚能力。

一路走来,沧州人用实干演绎了精彩,体现了担当作为。

截至目前,全市承接雄安新区疏解项目90个,总投资166.77亿元。雄安新区产业·肃宁协同园区报名入驻企业126家,承接雄安新区在建项目22家,前期项目5家,全部为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沧东雄安新区新材料管道园引进雄安新区新材料管道产业龙头企业19家,总投资10亿元。同时,高标准建成雄安郊野公园沧州林、沧州展园。

深化全方位对接促进更多政策红利惠及群众

春华秋实,八年有成。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八年来,沧州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下好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一盘棋”:家门口的京津医生多了,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接受京津大医院的专家诊治;一批北京高校来了,家乡就有了全国知名院校……越来越多的“红包”给我们带来巨大红利,让我们收获着“稳稳的幸福”。

这份幸福来自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不断提速。着眼教育科研对接,我市直属4所高校、28所中等职业学校,与11所京津高校进行合作,去年北京东方壹芯教育企业集团向我市表达了投资办学意向。着眼医疗对接,全市已有25家医疗机构同京津76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同年与5家京津医疗机构开展了新的合作项目,其中沧州市中心医院、沧州市人民医院分别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展骨科医联体项目,沧州市中心医院与北京阜外医院合作成立心血管病技术培训中心,沧州市人民医院加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联盟,均取得了积极成效。

这份幸福来自生态环境的联防联治中的担当作为。去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6,同比下降12.5%;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超省定目标9个百分点;优良天数267天,同比增加20天,占比73.2%。其中,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_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在省内8通道城市中分别排第一、第二、第一位。持续深化水污染防治,建成63个河流治理或管控工程,全市42座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深入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已压减地下水超采量0.9亿立方米,外调水总计86299万立方米。

这份幸福来自强化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时的不拘一格。目前全市179家企业与京津102家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成果399项,转化成果239项,产生经济效益29.1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654人,培育本地人才1142人;与京津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16家,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9家、重点实验室1家;与京津共建6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产业技术研究项目26项……

布局有序,落子有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幕中,沧州的“戏份儿”越来越足。

春种一粒粟。成长的拔节声,回响在沧州大地上。

奋楫逐浪高。发展的新节拍,激励着狮城儿女奋发有为再出发。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坚信,沧州必将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继往开来,谱写崭新篇章。

2022-02-26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0270.html 1 携手逐梦向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