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8日
第05版:05

瓷为纸 刀代笔

指尖上的“瓷器活”不简单

本报通讯员 闫红娥 本报记者 祁 洁

近日,在河间刻瓷技艺非遗体验馆,“叮叮当当……”清脆的刻瓷声不绝于耳,来自龙华店中学的学生们正在这里认真体验刻瓷技艺。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瓷器活’干起来可没那么简单。每次下刀都要仔细斟酌、全神贯注,必须刀刀精准,一旦‘绷瓷’,就前功尽弃。”在河间刻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侯汉鹏的讲解演示下,平时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坐下来,一手拿着排刀,一手拿着小锤,聚精会神地在瓷盘上敲打着。不一会儿,一幅幅以冰雪运动为内容的作品,便惟妙惟肖地呈现在面前。

奇山秀水、花鸟虫鱼、书画篆刻、人物肖像……走进刻瓷博物馆,一件件刻瓷作品精美别致、巧夺天工。多年来,侯汉鹏在传承传统刻瓷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上获奖。参展作品《周恩来刻像》曾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雕刻的《戴安娜王妃肖像》瓷盘,被英国王室收藏。为加强刻瓷文化艺术传播,他投资300万元建成刻瓷博物馆,设置展览室、工作室、非遗体验馆等功能区,为传承和展示民间刻瓷技艺搭建了平台。

侯汉鹏说,开办刻瓷艺术课,提供免费教学指导,既激发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也让更多人真正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2022-02-28 本报通讯员 闫红娥 本报记者 祁 洁 瓷为纸 刀代笔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0316.html 1 指尖上的“瓷器活”不简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