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3日
第06版:06

一张红纸剪出大千世界

回想起第一次拜访师父时,见到的那组一米多高的剪纸作品,石飞仍忍不住用“看傻了”来形容他的震撼。 如今,10多年过去了,石飞也成了像师父一样的剪纸高手。这活儿费眼,也耗精力,但他乐在其中。

自十来岁接触剪纸,石飞似乎再没找出过更有趣的事情

石飞创作的生肖虎剪纸作品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摄影 殷 实

新华桥西侧,展馆的门大开着,不时有好奇者进来看看。几个孩子转了一圈,其中一个拿起桌上的剪纸作品,对着同伴调侃:“瞧,这胖老虎长得和你还挺像!”然后大笑着相逐而去。

38岁的石飞坐在一旁,自顾自地剪着手中的红纸,没受到半点打扰。

他是沧州市民间一级工艺美术家。自十来岁接触剪纸,他似乎再没找出过第二件更有趣的事情。即便是现在,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他大部分时间仍愿意握着一把剪刀做剪纸,不论环境多嘈杂,也影响不到他。这活儿费眼,也耗精力,但只要拿起剪刀,他能坐在那里剪个不停。

50多张小样

石飞从小在南皮老家长大,和村里其他同龄的男孩子不太一样,他不喜欢到处跑,而是更爱和奶奶待在一起。

奶奶有一双巧手,一把剪子,一张红纸,三两下就能变一幅剪纸作品出来。对当时的石飞来说,剪纸的吸引力远比和小朋友们打打闹闹大得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石飞很小就拿起了剪刀,但那时的他还没有真正开眼,剪什么样式,完全仰赖奶奶教什么和手里有哪些小样。

石飞记得,奶奶有一本木工书,里面夹了几十张各不相同的剪纸小样,是奶奶年轻时从娘家带过来的,不知传了几代人。

这些小样具有鲜明的历史感,有一种古朴美,仿佛是从那本木工书中穿越来的一样。它们和奶奶一起,成为石飞最早的美术启蒙老师。

后来,奶奶的这些小样传到了石飞手里。这让他如获至宝、大开眼界。“那感觉就像穷小子中了头等奖,一下子成了有钱人。”这些以前不曾接触到的小样成了石飞的至宝,他甚至可以彻夜不睡,埋头沉浸在老祖宗的技艺里。

“小样之于剪纸,就如同字帖之于书法。每多收藏一张,就意味着多掌握了一种新的剪纸样式。”也正因如此,石飞很快便不再满足于仅有的几十张小样。各种美术画报成了他的心头所爱,遇到喜欢的图式就剪下来、保存好。几年下来,积攒了50多张小样。

“有钱没处花”

冥冥之中似乎有种安排。

20岁那年,石飞到县城一家饭店打工。没事的时候,他就剪纸。同事们看他剪得好,随口便建议他去对面看看。初来乍到的石飞不明白同事这么说的原因,一问才知道,原来住在饭店对面的竟然是杨淑珍。“我崇拜杨老师很长时间了,她是南皮有名的剪纸艺人,有‘中华巧女’的称号。”

在石飞心里,这简直就是天意:“连老天都愿意让我学好这门手艺。”

第一次登门拜访,石飞带上了自己最好的3幅作品,希望得到杨淑珍的认可。可他一迈进大门,就看到了那组一米多高的《四大美人》。石飞惊呆了,他站在那组剪纸作品前,仿佛被定住一样。他从没见过这样的作品,更想象不到剪纸还能剪成这样。

被震撼到的同时,石飞更加坚定了拜师的念头,“我厚着脸皮求了很久,老师才答应收我为徒。”

那时,饭店包吃包住,但石飞为了更加方便学艺,放着饭店员工宿舍不住,硬是在老师家租了一间房。

同事们都说他有钱没处花,因为他们想象不到石飞对剪纸痴迷到了这样的地步——

从老师家跑到饭店需要10多秒,他8时上班,每天一大早就起床练剪纸,再掐着表出门,手里的剪刀,早一分钟也舍不得放下。

一年后,石飞谈了女朋友。但饭店的工资不算高,对方家长担心他养不了家,并不支持这门亲事。

石飞尝试过做出改变,他辞掉饭店的工作,到工地上当了一名小工。可即便如此,也没能得到对方家长的认可。更让石飞接受不了的是,他们将原因归结在了剪纸上。

“也许他们觉得大小伙子整天拿着剪刀剪红纸不像样吧。”最终,石飞选择了放手,“我喜欢剪纸,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如果别人接受不了这门手艺,自然也不会接受我。”

守望技艺

坚定了学艺的念头,石飞决定到外面闯一闯。第一站,他选择了天津。“天津的剪纸技艺全国闻名,出了很多知名艺人。”石飞说。

和之前一样,石飞边打工边学艺。他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工资不高,每个月只有1000多元。在很多人眼里,这收入并不理想,但石飞除外,“包吃包住,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工作时间相对自由,方便我出去学艺。工资是少了点,够交学费就行!”

在天津,石飞一待就是3年,没事就四处访师学艺。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可只要他打听到哪里有名师,头次拜访从不空手,一盒茶叶抵半个月工资。“老师们为人都很好,从来不让我买东西,但我觉得这是必要的礼数,也是表明我的心意。”石飞说。

从天津回来,石飞又去浙江学了两年,其间甘肃、宁夏也留下了他的足迹。“南北方剪纸技艺差别很大,北方大巧不工,南方则讲究精雕细琢。在手法上也有剪、刻、撕很多方式。”

他乡学艺这些年,石飞少有机会回家,过年也是如此。春节期间,许多地方会举办非遗展,这是难得的学艺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如今,石飞回到沧州,他已是沧州市民间一级工艺美术家,成了像师父一样的剪纸高手。他创办工作室,靠手艺养活自己,向孩子们免费传授剪纸技艺。“为了学艺,这些年我吃了很多苦,稍微有点动摇,可能就放弃了。每项技艺都需要守望者,只有这样才能生生不息地传下去,我很庆幸自己是其中一员。”石飞说。

2022-03-03 回想起第一次拜访师父时,见到的那组一米多高的剪纸作品,石飞仍忍不住用“看傻了”来形容他的震撼。 如今,10多年过去了,石飞也成了像师父一样的剪纸高手。这活儿费眼,也耗精力,但他乐在其中。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1433.html 1 一张红纸剪出大千世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