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宝梅
生活中,她是母亲、妻子,也是女儿,甘于奉献,任劳任怨,营造出温暖和谐的幸福家庭;“战疫”时,她逆行冲在最前线,用弱小的肩膀扛起救死扶伤的责任;商场上,她敏锐洞察商机,重塑商业模式助力时代发展……“三八”妇女节,沧州的“她”,在各自角色里绽放着光芒。让我们走近了不起的“她”,倾听属于她们的精彩故事。
责任奉献有担当
曹湘莉照顾患病孩子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沧炼小区的曹湘莉就是幸福的,因为她工作突出、儿女双全。但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的一对双胞胎儿女从一出生就患有脑瘫,均为智力一级重度残疾。熟悉曹湘莉的人都感叹,她真是太不容易了。
20年来,曹湘莉一边照顾两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一边照顾患有多发性骨髓瘤、四肢无力的老人,生活的重担常常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平常的日子,除了工作外,曹湘莉不是带着孩子奔波于医院、训练学校,就是陪孩子做各种康复训练和治疗。但是,她无怨无悔,用女性的坚韧和刚强扛起了家庭重担。
曹湘莉不仅把家和孩子照顾得井井有条,工作也非常出色。作为中国石化总公司沧州炼化公司的一名主管技师,多年来,她提出的小发明、小革新不胜枚举,有些在岗位应用至今,仅“库仑法分析”一项就能节约采购费近万元。不论严寒酷暑,不论白天黑夜,曹湘莉每天骑车穿梭在塔林之间,她早已把分析室当成了第二个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曹湘莉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仪器调试,解决了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难题。她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女职工等。
“既要照顾患病的孩子,又要做好工作,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意志和信心,就能二者兼顾。”曹湘莉说,作为女性,无论付出再多,也要兼顾家庭和事业。
创业慈善两不误
黄金玲和职工一起为祖国祝福
扬帆商海,是企业创新的总舵手;心系慈善,为和谐社会添一份力。沧州盐百购物广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金玲便是这样一位现代女性代表。
黄金玲是自基层员工一步步成长起来的,2007年成为盐百进军沧州的带队人。初到沧州,面临商厦工程延期、人员短缺、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困难,她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全体职工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平时工作中,黄金玲始终践行“员工第一”的核心理念,关心员工生活,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工资不拖欠、福利按期发,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在经营上,深挖优质商品、追求服务品质,用前沿的商业思维,帮顾客找到体验感和幸福感,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助推了城市的繁荣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黄金玲带领团队创新思路,打破传统商业框架束缚,创立了多个社区群、直播间,开通网上商城配送服务,创新营销模式……面对疫情,她和团队保供应、保物价,只要百姓有需求,她就尝试去实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因工作出色,黄金玲多次获得省、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她还乐于做慈善活动,盐百超市扶贫直采海兴6个贫困村秋雪蜜桃,帮助贫困村百姓致富奔小康;疫情期间,她带领团队向一线抗疫人员捐赠慰问物资,助力一线工作人员奋力“战疫”。
老有所为献余热
李文英为抗疫工作者送物资
女人能顶半边天,就算是上了年纪,也是如此。70岁的李文英便是这样一位女性,有着48年党龄的她,时时处处挥洒余热、争当先锋模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向社区主动请缨,成为新华区外贸小区片区的党员志愿者、义务巡查员,且一干就是一个月。白天,她带着志愿者在小区做宣传、做消杀,到了晚上还要叫上几位邻居在小区里巡逻,直到23时。
李文英不仅负责辖区日常巡逻,还担负起外贸小区监测点值守人员的一日三餐。变着法地给值守人员做好吃的,还时不时地买水果给大家吃。看到值班人员冷,她就送去电暖气,让他们安心值守。“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不能冲到一线,但我要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李文英说。
李文英是位好党员,也是一位好母亲。孩子们小的时候,她就教育孩子爱党爱国、遵纪守法,以身作则教会他们勤俭节约、尊老爱幼,长大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她的影响下,两个孩子都很优秀,儿子18岁就去当兵,保家卫国,在部队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士兵”,抗击疫情过程中,也是单位的抗疫先锋。女儿在华北商厦工作,从参加工作就加入升国旗仪仗队,传承着母亲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