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9日
第07版:07

白岩松说过,阅读意味着什么?阅读就是在你的生命春天里不断地去播种,然后让这棵大树,越长越郁郁葱葱。 阅读对于杨舒凌来说,就是活色生香、热气腾腾的生活和那棵越长越郁郁葱葱的诗意的树。

杨舒凌 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齐斐斐

邻家小女的读书趣事

知性、优雅,在一家公司工作的杨舒凌,像冬日里一束阳光,给人以温暖和舒适。说起自己与书的故事,银铃般的笑声,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

杨舒凌的童年大半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父母在沧州工作,她和弟弟年龄相近,父母照顾不了两个孩子,就把她送到100多公里外的姥姥家。

她的阅读是从姥姥厚厚的五彩缤纷的绣花样子开始的。自打她能坐稳的时候,姥姥就一边绣花一边教她认花样儿。喜鹊登梅、百鸟朝凤、鹤鹿同春、并蒂连理、花开富贵……这些花样新颖、颜色亮丽、名字吉祥的绣花样子,开启了杨舒凌对色彩和文字的感知。

稍大些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贴的大红对联、年画、烟盒都成了她的读物,字不认识就让大表姐、小舅舅教给她。杨舒凌说,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让大人们讲四扇屏上画的故事,《红灯记》《红楼梦》《白蛇传》,都是听着大人们讲、自己在心里“默读”的。

上学,就有书可读了。不光有课本还有小人书。作为他们姐弟学习或干家务的奖励,爸妈会带他们去逛新华书店,会给他们买喜欢的小人书,但每次只买一本。因为少,买的时候更会精心挑选,木心先生教导的“读书,嘴要刁”这句话,杨舒凌从挑小人书时就领悟了。

杨舒凌还讲起为了读小人书跟班上同学打架的趣事。有一回课间,一个同学带了一本彩色的小人书《王杰》,一群同学围着看,她也紧往前凑,好不容易轮到她手里了,一个高个子男同学伸手抢了过去。她急得扑上去踢了他一脚抢回来,二人你推我搡。她人倒在地上,书却紧紧地攥着不放手,把人家的新小人书都攥烂了。

为了赔这本小人书,她不敢告诉爸妈,惴惴不安地告诉了姥姥。姥姥带她去新华书店买书,书店说卖完了,急得她哇哇大哭。后来还是告诉了爸爸,爸爸托朋友从天津捎了一本回来,赔给同学了事。

从此以后,她更加珍惜所有的书,小时候读的小人书,这几十年几百本都完好地保存至今。

群书里遨游的“小鱼”

识字多了,杨舒凌开始读大人书、大部头。

上二年级时,学校组织演节目,她们几个小丫头去音乐老师那里学歌,老师书架上的几本小说《苦菜花》《青春之歌》《沸腾的群山》一下子吸引住了她。捧着大书,她迈不开步了。学的什么歌早就忘了,可《苦菜花》里“是暖流又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层,滴下第一颗粗大晶莹的水珠,宣告了春的来到”这句描写春天到来的句子让她有了画面感,让她触摸到了文字的色彩和温度,感觉到了诗意和美好。如醍醐灌顶,刻骨铭心。

有一段时间她看“大书”着了迷,去谁家玩第一眼看的是人家有没有小说、报纸、杂志。有一天下午,她去找小伙伴艳辉玩,朋友没在家,正当要转身走时,看到她姐姐借了一本小说,是王蒙的《青春万岁》。杨舒凌眼馋这本书,缠着姐姐让她看会儿。几番纠缠,她如获至宝,坐在院里整整看了一下午,直到天黑才恋恋不舍地把书还给姐姐。为了读完这本书,过后几天她又去姐姐家看,没想到姐姐把书给还了,于是这本印有青绿色底子、左上角有几只白色梅花封皮的《青春万岁》,便成了杨舒凌的心病。直到几年后,她又痴痴地把它买了回来,从头到尾又读了一遍方才放下心来。

也许是这样的杂读让她对和文字有了些许感知,当三四年级开始写作文时,竟然有些兴奋和盼望着上作文课。她的作文总会被老师拿来当作范文在全年级读,班上的黑板报也让她来写,小升初时她的作文几乎满分,并以语文111分、数学102分的好成绩被沧州一中学录取。她又一次尝到了读书带给她的成功的喜悦。

在一中读书最大的福利是有了借书证,可以去校图书馆借书。于是杨舒凌开始读闲书,唐诗、宋词、元曲,鲁迅、巴金、叶圣陶、老舍,普希金、巴尔扎克、莎士比亚……这些大家,为她打开了一个又一个文学新天地。高考前夕,别人都在准备功课,她还拿着三毛的《送你一匹马》偷着看,结果被老师愤然没收了。

一半书香一半烟火

高考时因英语考分高被英语专业特别招录的杨舒凌,因没考取心爱的中文专业,曾一度非常苦恼,总想弃英改中。于是就在校园刊物《红黄蓝——三原色》上积极发表作品。

她记得第一篇稿子是一篇关于雪的散文,最后一句扣了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没想到,文稿交上去就给发表了。从那开始她陆陆续续投稿。当时校园里热追席慕蓉、汪国真,《三原色》的主编就对她说:“你文写得妙,舞跳得棒,送你个笔名叫‘double幕蓉’吧。”从此“大宝幕蓉”便成了杨舒凌的绰号。

毕业后工作,在一家公司当会计的她,每天在数字报表账本和锅碗瓢勺交响曲中忙碌穿梭。即便如此,对于心上的那棵远方的诗意旳树——阅读,也从不敢怠慢放弃。她订了《人民文学》《青春》《读者》《小说月报》等大众读物,还定期去新华书店选购名家作品。她读史诗般厚重的《静静的顿河》《约翰·克利斯朵夫》,去感喟人类在血与火中铸就的百折不挠的生存伟力;她读清新别致的李娟的《羊道》《冬牧场》,去感知哈萨克牧民“在路上”的生活;她读活色生香的汪曾祺的《人间有味》,去细嗅字里行间弥漫的饭菜香。

偶有时间会写写美文小诗,记录生活,愉悦自己,有几篇小文还在市级报刊上发表刊登。更惬意的事是和几个闺蜜结了个“舒眉诗社”,周末午后聚在一起听音乐,吃着水果,聊聊天说说话,念念散文,读读经典。外出踏青,她们会把心爱的书带上,运河边柳树旁留下她们的朗朗书声。大雪纷飞的夜晚,泡上一杯红茶,在袅袅弥漫的茶香中,翻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就这样靠在这棵诗意的树上,享受书香的温暖和安祥。

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才是生活最美的样子。书香伴着饭香,便是最温暖又笃定的幸福。

2022-03-09 邻家小女的读书趣事 白岩松说过,阅读意味着什么?阅读就是在你的生命春天里不断地去播种,然后让这棵大树,越长越郁郁葱葱。 阅读对于杨舒凌来说,就是活色生香、热气腾腾的生活和那棵越长越郁郁葱葱的诗意的树。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1241.html 1 杨舒凌 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齐斐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