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0日
第02版:02

黄骅“励志爷爷”有颗“童心”

瘫痪5年“摁”出2693首诗歌

本报记者 康学翠 本报通讯员 蒋向东

4岁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打破医学活不过20岁的判断,如今73岁、瘫痪在床5年的他,“摁”出2693首诗歌。他就是黄骅“励志爷爷”孙金玉。最近,在众多好心人帮助下,他的心愿终于达成:他的诗歌——《童心诗词曲联选编》结集成册。

“‘童心’是我的笔名,这本《童心诗词曲联选编》摘录了我400首诗歌。”躺在床上的孙金玉将册子翻开看了又看,然后放在胸口双手抚摸,眼神里满是欢喜。这些诗歌展现了他平凡而励志的一生。

孙金玉的故事有多励志?知道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出生于黄骅市旧城镇西崔庄村的他,顽强与命运抗争,虽行动不便,但他努力找寻自身的价值: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在村小学当了20多年民办教师;自学修理技术,传授残疾人,并免费帮乡亲修理家电;自学书法、诗词,为村民义务写春联。5年前,身体每况愈下的孙金玉彻底瘫痪在床,且患多种疾病,生活起居都由弟弟照料。他把心思放在了自己喜欢的诗歌创作上,他有一个心愿:有生之年,把自己的作品集结成册送给亲朋好友。

“坚强的生命会发光。”这是黄骅市学院路小学教师杜红芳对孙金玉的评价。两个人相识于龙风文学院,这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诗歌文化网上学习平台,老师义务教,学生免费学,需要按时听课,完成规定作业才能毕业。接触多了,杜红芳对孙金玉的事迹有所了解,打心眼里佩服这位身残志坚的老人。在一次班会课上,杜红芳视频连线孙金玉,让这位“励志爷爷”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孙金玉非常激动,和学生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谈到诗词创作时,他说到了自己“出书”的心愿。

谁成想,这句话,杜红芳和学生们都记在了心里。不久,就有学生家长找到杜红芳:“杜老师,孩子回家和我说了孙爷爷的事,很受教育,我想出份力。”杜红芳本想自己帮孙金玉圆梦,岂料学生家长都积极踊跃捐款,最后共筹集善款2200多元。有学生家长给推荐了一家广告公司,负责人李萌在与杜红芳沟通过程中,了解了孙金玉的事迹,读着这些充满不屈精神、温暖人心的文字,感动不已,最后她决定免费编辑,不收取任何费用。

修改、编辑、再修改、再编辑……半年时间里,孙金玉、杜红芳、李萌三个人就诗歌内容反复沟通,最终选定了400首诗歌。李萌还帮忙联系印刷,用师生们的捐款印成了50本《童心诗词曲联选编》小册子。同样在龙风文学院学习的孙大港当起了司机,把这些小册子义务送到孙金玉亲朋好友的手上。孙金玉激动地说:“有生之年,我能见到自己的作品结集成册,感谢大家。”

前不久,沧州市残联组织残疾人作品展庆祝冬残奥会举办,孙金玉受邀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冬奥争荣》,在人们的搀扶下,他强撑着身体写下:“冬奥抱春来,冰花遂盛开。中华多健将,夺冠占擂台。”这首诗是冬残奥健儿们的精神写照,也是孙金玉不屈精神和毅力的写照。

2022-03-10 瘫痪5年“摁”出2693首诗歌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1979.html 1 黄骅“励志爷爷”有颗“童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