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6日
第02版:02

本报一篇报道“做媒”

帮抗疫人员修好眼镜

本报讯(记者康学翠)昨天,本报《一条“修眼镜”信息引众人帮忙 医护人员眼镜修好了》的新闻报道见报后,抗疫一线人员王春东联系到报社记者:他的眼镜3月12日就坏了,因找不到修理的地方,一直粘着胶带佩戴。报社记者得知后立即联系,仅一个多小时,王春东的眼镜就修好了。

王春东是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负责人,负责核酸检测工作。几天前,在工作时,他眼镜上固定镜片的拉丝突然断开,因找不到修理眼镜的地方,他就用胶带粘住镜框与镜片的连接处使用,十分不便。昨天,看到本报刊发的帮助医护人员修眼镜的报道后,他辗转联系到记者,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这位记者立即联系可以修理的地方,最终找到了闫秉晖。

闫秉晖经营着一家眼镜行,疫情期间,眼镜行已停业,好在他家里有修理工具和零件。得知抗疫人员的眼镜坏了,他二话没说,爽快答应。王春东拿着通行证,戴上口罩、手套,来到闫秉晖所住的小区,通过栅栏把眼镜递给闫秉晖。“拉丝断了,换上新拉丝就行。”很快,闫秉晖就把眼镜修好了。王春东问修理费多少,他摆摆手说:“这个时候,你们冲锋在一线,非常不容易,能帮你们做点事是我的荣幸,怎么能收费呢!”

2022-03-16 本报一篇报道“做媒”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2293.html 1 帮抗疫人员修好眼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