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 萍
家住新华区解放路北街平房的李亮(化名)是一名尿毒症患者。3月16日是他做透析的日子,当天,他从市人民医院得到消息,需要到位于运河区的市人民医院颐和妇产院区做透析。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下,李亮无法从新华区到运河区就医,当晚,他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便向驻守的防疫人员求助。车站办事处站东社区党委书记高立华了解李亮的身体状况后说:“疫情防控不能阻隔群众就医需求,赶紧拨打110或120。”
随后,李亮被救护车转运至市人民医院颐和院区。医务人员及时为他诊治,李亮的状态逐渐好转。完成透析已过零点,如何回家又成了问题。望着医院外空旷的街道,李亮再次拨打了高立华的电话。
而此时的高立华,因为驻守防控一线,刚刚回到社区睡下。听到电话铃响,赶忙起身接听。“高书记,不好意思,这么晚了打给你。我做完透析了,可是回不了家。”“你别着急,我想办法。”挂断电话,高立华接连拨打了120和110,凌晨2时许,李亮由警车送回了家。这段时间,高立华一直没有入睡,等到李亮平安到家的消息,她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
“加强防控措施是必须的,但也要顾及群众的需要。”高立华说,李亮的事情让她想到了工作中忽略的问题。第二天,她便为辖区和李亮一样患病的4位居民办理了出入证明,方便他们及时就医。
辖区的食品公司宿舍属于老旧小区,为了便于疫情防控管理,社区和居民代表决定封锁出口,社区和居民代表各有一把钥匙。小区居民彭连娥老人因病生命垂危,儿子王炳发是一名警察,正在抗疫一线坚守。得知情况后,高立华和居民代表商量:给王炳发也配一把钥匙。“老人状况不好,如有意外,他也能回来见母亲最后一面。”高立华的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手握钥匙的王炳发感激不已:“谢谢高书记,这份恩情我会永远铭记。”不幸的是,两天后,老人与世长辞。王炳发和高立华商量,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为母亲简单办理了身后事。
“疫情封控,封住了人们出行的步伐,但封不住关爱与温暖。”高立华说,社区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执行防控政策,更要心系群众,温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