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9日
第02版:02

“暖心潮”化解“倒春寒”

本报记者 马志辉

春寒料峭,一场“倒春寒”不期而至,朔风呼啸,气温骤降,春雪飘落,让人感觉一夜之间回到了冬天。但是,在沧州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万千勇士逆风而行、勇往直前、冲锋陷阵,无数群众用爱心点燃爱心、用力量传递力量,一幕幕暖人场景在狮城大地上演。

3月18日清晨的寒风中,“可以下楼做核酸啦!天冷记得多穿衣服!”一声声温情提示在我市各个核酸采样点响起。医务工作人员忙着给居民进行核酸样本采集,志愿者在一旁维护现场秩序,提示居民戴好口罩、提前出示市民码,以提高核酸采样效率。工作间隙,运河区市场社区冻透气的工作人员们急忙搓搓手、跺跺脚,实在站不住了,就蹲下来歇歇,但很快继续投入到“战斗”中。

看到此情此景,人们为之感动,纷纷送上棉服、暖宝,以行动温暖医护人员和志愿者。

“今天降温了,核酸检测人员和志愿者们多穿衣服,别冻感冒了。”运河区金狮社区贻成御景国际小区1号楼的居民微信群里,一位居民@了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家有热贴,可以拿去用。工作人员感谢居民说,如果需要,就去找这位居民拿。没想到,刚说完,群里就被居民们暖心的关怀刷屏了,“我家有羽绒服”“我家也有热贴”“我家有暖宝”“我家也有”……不一会儿,就有居民发照片到群里。原来,大家已经陆续把热贴送到了楼下、门厅里。

“因封控管理,采购不便,校区工作人员急需被褥和防寒服,希望保障区教工把闲置的被褥和服装捐赠出来,以解燃眉之急。”沧州师院工会主席韩希民在微信群发布这条消息后,士林府第小区的居民纷纷慷慨解囊,其中,化学学院教授王瑜专门赶制了被褥进行捐赠。据介绍,仅一天时间沧州师院就捐赠470余件被褥和防寒服,解决了校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生活急需。

在宏宇城A区东门核酸采样点,看着冻得瑟瑟发抖的医务人员,几位居民从家里搬来暖风机,志愿者们从物业门房拉过来一根电线给暖风机通上电,放在他们周围。而宏宇城另外4个采样点没有电源,居民们开动脑筋,从家中拿来暖宝,让志愿者把暖宝贴到医务人员身上,并用胶带固定住。“都是我们需要的,暖的不仅是身,更是心!”现场的医务人员感动地说。

……

一座城,因为有爱,所以温暖;因为温暖,更有力量。

抗疫一线的背后,还有很多感人温暖的“暖宝宝”。天成熙园的小学生吕妙可,为志愿者送去蛋糕、牛奶;颐和庄园核酸采样点,8岁的路羽月为医护人员表演手语操,表达感激之情;泊头10岁的赵璟文匿名用压岁钱购买了30份快餐,委托外卖员送给卡点执勤的民警……

抗疫一线的背后,有很多传递爱心的“速递员”。沧州市探乐岛聚八荒餐饮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林,与两名工作人员组成“爱心餐突击小分队”,每天把做好的盒饭送到南环街道办事处防疫一线;青县爱心商户马生华和马成财,把拉面厨房搬到防疫一线卡点,为防疫人员义务提供拉面;不留名的快递小哥,给泰和商业广场十字路口执勤民警送去水果……

抗疫一线的背后,有很多传递感恩的“善行者”。受疫情影响,青县马厂联合治超站卡点周边滞留部分长途运输车辆。正在冒着风雪执勤的青县交警大队马厂二中队的民警们,发现有滞留货车司机吃不上热饭,主动把手中的热水、方便面、盒饭等食物送给司机,让大家感受到温暖。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已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资金及医疗物资价值上千万元,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和爱心支持。市慈善总会收到100多家企业的捐款,首批防疫物资已分发到明珠社区、南新村社区等地……

一股股暖流驱散疫情阴霾,一份份浓情传递着必胜信心。抗疫人员用日夜坚守护卫人民群众安康,普通市民用凡人善举温暖抗疫者心房,彰显出“全民抗疫心连心,携手同行势必赢”的精神与力量。

“倒春寒”终将过去,春暖花开必将到来!

2022-03-19 本报记者 马志辉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2505.html 1 “暖心潮”化解“倒春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