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早晚的天气还是有些冷。
前几天,在黄骅市黄骅镇卞孙村核酸采样现场,有几位“大白”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有77岁的老党员高宪臣和他的儿子高庆良、孙子高繁旺。
这祖孙三代从黄骅封控做核酸的第一天,就全副武装一齐上阵了。高宪臣曾在村里担任过民兵连长、生产队长和村党支部书记。他常对孩子们说:“咱们是农民家庭,但必须要跟党走、听党的话,必须时时处处给党、给家庭增光添彩……”
和这祖孙三代一样全家上阵的,还有许多家庭。运河区永安家园居民刘根立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3月9日这天,他带着儿子刘佳琪、女儿刘佳瑶同上一线。他主要负责一个核酸采集点的物资管理。3月12日,风大雨急。他举着十几公斤的大伞,为医护人员遮风挡雨,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刘佳瑶协助医护人员采集核酸,也是一站几个小时,她还要负责为一些行动不便和居家隔离人员上门采集核酸样本。一天下来,腿都累肿了。3月18日下雪,两名医护人员来得匆忙,没带厚衣服,刘佳瑶就跑回家,把自己的棉衣棉裤等给两名医护人员拿来。刘佳琪的工作最累,每天都是凌晨4时多就出门,赶到社区帮工作人员做核酸采集准备工作,经常会工作到半夜才回家。
家住运河区万泰家园的张焙然是一名高二学生,他和父母在小区封控的第一天就一起投入到了志愿服务中。他说自己年轻力壮,主动担起了最累的活:为居家隔离人员和行动不便人员上门采集核酸样本。小区没有电梯,他天天爬上爬上。尽管年轻,一天下来也是精疲力竭。但张焙然说,能为全市抗疫尽一份力,不仅是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也是对自己意志的一种磨砺,再累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