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健)随着无疫情县市逐步解除管控措施,各地在巩固抗疫成果的前提下,把春耕备播、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当务之急抓紧抓好。连日来,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工作,聚焦“解农困、保供应”、春季农业生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内容,答好疫情防控“加赛题”。
针对疫情期间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原料紧缺、产品运输受阻等问题,我市对农产品(农资)生产企业开展调查摸底,着力解决运输难题。截至目前,发放民生保供运输物资车辆通行证145张,积极协调省农业农村厅,为跨省、跨市域供应的重点民生供应企业办理民生保供企业资质证明48家,有效缓解了农产品运输受阻压力。同时,开通两部24小时咨询热线,专人负责受理相关疑问及解答,解答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养殖大户及群众求助问题272件,协调解决农业生产企业原料紧缺、农产品(农资)运输受阻问题10余件。
抓住当前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主动靠前服务,全力抓好小麦促弱转壮服务工作。针对寒潮降温天气,制定积极应对降温天气、科学防范小麦“倒春寒”技术建议,通过微信群、农业信息网、沧州益农社等进行发布推送。同时,组织种植大户、新型主体等300余人参加全国小麦春季及中后期田间管理网络培训班,提高田间管理技术水平。
围绕做好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市植物保护站充分利用监测预警体系进行调查监测,依托各类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及时发布病虫信息,指导农民群众进行科学防控。截至目前,线上技术宣传指导60余次,发布病虫情报23期,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引导各地督导垃圾处理作业单位增加农村垃圾清运人员,及时清运农村生活垃圾;动员农民群众加强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清理,清除垃圾、杂物及污水,加大农村厕所卫生的清洁力度,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