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30日
第06版:06

土地托给专业队 农户解绑更增收

■ 本报通讯员 刘耐岗 本报记者 张梦鹤

近日,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刘皮庄村“两委”办公室内,115户村民与“田保姆”渤海新区金丰公社有序签约,1500余亩土地将实现全过程生产服务托管,寻求更多增值空间。

今年61岁的常洪新,是刘皮庄村一名普通村民,她的孩子长年在外打工,老伴腿脚不好,不能下地劳动,家里的25亩地种起来十分吃力。得知金丰公社要在村里推广土地托管服务试点时,她第一个报了名。在刘皮庄村,像常洪新这样的留守老人不少,种地难是困扰他们的普遍问题。如今,将土地托管,坐等收益分红,已成为当地农户的首选。

“我们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农业服务平台,坚持‘党建引领,双社合作,壮大集体经济’模式,通过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实现每亩地多打200斤、多收200元的目标。”金丰公社负责人王长松介绍。

众所周知,盐碱地瘠薄,农户自己管理,增收尚且不易,为何金丰公社有这样的信心?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这就是我们的信心来源。在管理中,我们实行‘6+1’模式,即通过良种、良肥、良药、良机、良法、良策的落地,由小社长驻村,用机械化代替人工作业,将种植流程标准化,实现增产增收,满足农户不下地、产量高、卖高价的服务需求。”王长松说道。

原来,早在成立金丰公社前,王长松就有多年的农资管理经验。多年来,他没少接到农户求助,不少都是因轻听轻信而购买不适合本地的种肥的。

“别看不少人种了一辈子地,却不知道怎样科学种地。就拿良种来说,我们选用的都是适合本地的审定品种。根据周边养殖需求,还能发展青贮种植,订单回收。在种植中,我们还要进行盐碱地改良,来提升地力,提高产量。”看来,金丰公社已将如何种好粮的经济账算了多番。

“把农田托管出去,我们就当‘甩手掌柜’的了。不用出钱买农资,不用操心打理,还不耽误在外挣钱。把种田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去干,收获还比平时要多,到手的收入不少,非常划算。”在外打工的刘皮庄村民王玉民同样算了笔经济账。

在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帮助农户增产增收的同时,金丰公社还着力打造年轻化、专业化、机械化的小社长服务队。小社长通过驻村做托管,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成了村里最有面子的人。

“做小社长之前,俺就是一名普通农民。来到金丰公社后,‘上边’给俺配机械、教技术,学到了新的种植理念和方法,种好地的劲头更足了!”担任了小社长,准备大显身手的村民李建港高兴地说。

签约现场,村民们有的认真咨询托管的相关问题,有的畅谈以后的新生活,处处洋溢着新气象。为全力保障土地托管资金需求,当地青隆村镇银行还现场为全村土地托管提供了资金支持。

“接下来,我们要加班加点开始春耕细作,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等到5月初开始种春播玉米,实施我们的高产种植方案。”王长松说,眼下,金丰公社正在与黄骅市几个村庄洽谈土地托管业务,计划将托管规模扩展到5000余亩。

2022-03-30 ■ 本报通讯员 刘耐岗 本报记者 张梦鹤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2921.html 1 土地托给专业队 农户解绑更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