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部门开通的“马上就办”平台,存在“事事有回应、问题没解决”的情况,对于老百姓的诉求,虽然形式上迅速接收,但最终没有真正将问题解决。近些年随着网络发展,各种标榜“提高办事效率”的线上平台纷纷出现,但实际办事过程中,却依然不乏程序繁琐、等待时间长、解决不了问题的现象。“线上办”平台不能只是个好看的花瓶,而应真正为民解忧。
“马上就办”原本是借助网络优势,打通职能部门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结果有些负责办事的人,却在网络背后躲了起来。这样的办事风格,让线上平台的初衷适得其反。
老百姓需要到网络办事平台反映的诉求,通常是在常规办事渠道遇到阻碍的事儿。“马上就办”虽然隔着网络,却更要贴心倾听、充分了解每个办事群众的“个性化”问题,而非对所有问题笼统对待,甚至敷衍了事。有网友表示,在某些平台反映问题有种“开盲盒”的感觉,按照提示流程将问题提交了,接下来有没有进展、能不能解决,全凭运气。如果只是把形式主义换了个形式,这个形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还有一些政务服务类的网上平台,虽然不用群众跑腿,却比窗口办理更费时、更麻烦——不仅程序繁琐、系统不稳定,耗时也比较长,令办事群众叫苦不迭。“线上办”本是互联网时代的宝贵财富,也的确在许多领域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对于部分缺乏效率的线上平台,不妨定期“体检”,通过服务技术和态度的转变,实现线上办理的名副其实。
说到底,个别部门只是把“线上办”当成一种形式,而忽略了为民解忧的初衷,这也是一种不作为的体现。对于线上平台的办事效率,也不妨加强监管,督促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让好平台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