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金丽)4月2日,吴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一行人来到吴桥县安陵镇莫家场村,为长眠在这里的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革命先驱莫子镇扫墓。清明期间,除了开展网上祭扫烈士纪念活动外,吴桥还为90位散葬烈士举行祭奠活动。
吴桥是革命老区,共有612名烈士。其中,绝大多数安葬在县烈士陵园,还有90座烈士墓分散在10个乡镇、75个村庄。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亲人上坟、为烈士扫墓,已经成为我们的节日习俗。散葬在乡野的烈士们,很多没有后代,随着时光流逝,他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也渐渐鲜为人知。我们到村里走访调查时,很多人都说不清烈士的事迹,有些年轻人都不知道村里还有烈士。”吴桥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张国君说。今年清明节期间,在严格落实县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吴桥各村有散葬烈士墓的,村党支部都组织党员或烈士近支家族成员,祭扫烈士墓。
2日上午,吴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一行人结束县烈士陵园的祭扫活动后,赶到安陵镇莫家场村,与村里部分党员代表和莫子镇近支家族成员一起,为莫子镇扫墓。
莫子镇是我市早期共产党员之一,青少年时期曾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毕业于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受李大钊思想影响,走上革命道路。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天津执委委员,后返乡组织农民合作社,还曾领导人民集体抗税、组织抗日武装。抗战爆发,他被杀害后,家人都不知道他的共产党员身份。上世纪80年代,全国政协委员刘格平在回忆录中公开了莫子镇的共产党员身份后,家乡人才知道莫子镇的故事。
扫墓结束后,莫子镇的孙辈莫永旭说:“现在我才知道先辈是这样了不得的英雄,更激发了我对党、对祖国的热情!”
“通过开展为散葬烈士扫墓活动,让活着的人更了解先烈们奉献牺牲的故事,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社会风尚,告慰烈士英灵。”张国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