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消息,近日人民银行召开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座谈会,总结前期研发试点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
此次座谈会指出,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在现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增加天津市、重庆市、广东省广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和厦门市、浙江省承办亚运会的6个城市作为试点地区,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在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景试点结束后转为试点地区。
据人民网财经了解,人民银行自2017年底开始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并依据资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前、技术开发力量较强等标准,选择大型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作为参与研发机构。
2019年末,人民银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2020年11月开始,人民银行增加了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6个新的试点地区。自此,数字人民币进入“10+1”试点阶段,试点省市基本涵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东北、西北等不同地区,并逐步携手互联网平台,围绕贴近百姓生活的小额高频消费场景展开丰富探索。
在2022年1月18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875.65亿元。
对于此次试点扩围,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数字人民币进一步加快了普及性试点的速度,有望更快覆盖更多的零售类和生活服务类场景,更好地让数字人民币落脚到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身上,更大范围地带动数字人民币普惠性和可得性的提升。
针对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的下一步工作,此次座谈会也表示,要坚持“双层运营”架构,充分发挥指定运营机构的优势作用,加大试点应用和生态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安全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深化理论问题研究,不断夯实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