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6日
第07版:07

河间“红色村庄”英烈故事绘上文化墙

4月2日,河间市米各庄镇北留路东村的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分批次来到英烈园,为15名长眠在这里的烈士扫墓。英烈园47米长的文化墙上,绘制着英烈们的故事。齐会战斗中,曾衍芳率领战士们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牺牲的故事,一目了然。

“往年镇上都会组织大规模的祭扫活动,这两年受疫情影响,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我们一改往日的祭扫方式。”村党支部副书记张保祥说。

英烈园里15位烈士的墓地干净整洁,庄严肃穆;园外文化墙上,新绘制的英烈人物和故事,更是栩栩如生。齐会战斗的交战图、曾衍芳跟随贺龙骑马奔驰在冀中大地上、战斗中战士们壮烈牺牲、白求恩主持举行追悼会等情景,历历在目,仿佛穿越岁月,把人们带回到1939年4月25日。

当时,齐会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在北留路东村,八路军120师715团党总支书记曾衍芳率领战士奋勇杀敌,突入敌人阵地与敌人展开白刃战,重创敌军,为夺取齐会战斗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战斗中,15名战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除曾衍芳和一营营长刘光汉外,其他都没有留下名字,连家乡、亲友也无从查找。战斗胜利后,他们长眠在这里。

从那以后,每逢清明节,村民们都会自发祭扫烈士墓,83年来,逐渐养成先扫烈士墓、后扫自家坟的习惯。渐渐地,当地镇政府和村“两委”也把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清明期间组织祭扫活动。

虽然祭扫烈士墓,但人们大多一知半解,只有村里上岁数的老人才说得清。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先烈们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河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筹集资金,将英烈们的故事绘制在英烈园外的长墙上。

“我上学时就一直参加学校组织的扫墓活动,几十年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我一样,全村3000多名村民早已把这些烈士当成了家人,这也是多年来建立起的一份特殊感情。”张保祥说。作为文化墙的设计者,他还透露了一个细节:经过多年的寻访,两年前,他找到了曾衍芳烈士的家人。文化墙上曾衍芳的形象,就是根据其子的照片还原再现的。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红色历史,张保祥还将文化墙上的英烈故事制作成视频,自己配上解说词,发到村民微信群以及视频平台上。

2022-04-06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3549.html 1 河间“红色村庄”英烈故事绘上文化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