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7日
第02版:02

肃宁、康平网络连线联合缅怀先烈

七旬老人张广田“云端”追思烈士父亲

本报记者 刘 杰 周 洋

4月4日上午,当眼前的大屏幕点亮时,肃宁县邵庄乡东高口村的张广田老人眼睛里满是泪水。屏幕那头,辽宁省康平县张强镇张强烈士陵园内,当地的工作人员向张强烈士墓碑敬献鲜花并鞠躬,缅怀这位革命英烈。屏幕这头,已经77岁的张广田老人,终于再次“见到”了父亲。

张强是肃宁县邵庄乡东高口村人,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他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肃宁当地和日伪军进行殊死斗争。抗战胜利后,1946年,张强随同一批冀中干部北上,被派往辽宁省康平县,第二年,在反奸清算斗争中被杀害,当时年仅30岁。为表彰和纪念张强烈士,上级决定将张强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哈拉沁屯改名为张强镇。1959年,镇上修建了张强烈士陵园。

张强牺牲后,烈士证被寄回肃宁老家。张强的父亲一直对家人瞒着这事,直到去世也没有说起过。张广田长大后,从长辈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父亲的一些情况,但也只知道父亲埋在了东北,一直寻找未果。1967年,一位在黑龙江工作的亲戚,偶然间与一位来自康平县的军人聊天,才知道了张强烈士的一些情况。张广田曾于1967年、2003年到张强镇祭拜父亲,之后因为家庭贫困,一直没能再去看望父亲。

2014年,肃宁县委、县政府和辽宁康平县沟通,发起“为烈士遗孤圆梦行动”,筹集1.5万元帮助张广田去辽宁,达成祭奠心愿。“张强镇敬老院”“张强镇派出所”……到了康平县,看到父亲的名字随处可见,泪水模糊了张广田浑浊的双眼,“父亲能得到这里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我感觉很骄傲。”当年,张广田还去了父亲牺牲的地方,并和当地约定:如果身体允许,以后还要再来一次。可是由于行动不便,再加上疫情原因,张广田已经多年没能到康平县祭奠父亲,年已古稀的他一直觉得很遗憾。

今年清明节,肃宁县融媒体中心、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邵庄乡党委政府与辽宁省康平县委宣传部、张强镇党委镇政府、康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以网络连线形式联合举办云上“缅怀先烈 遥祭英魂”活动,共同祭奠张强烈士。看着屏幕里安卧于松柏间的父亲烈士墓,张广田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老人拿起话筒,努力提高音量喊话,奉上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与敬重。他说:“我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我很想念他,我特别想和他面对面,听他讲讲自己的革命经历。作为一个烈士的儿子,我会把父亲为党忠诚、为人民奉献出一切的革命精神,作为我们家的家风世世代代讲下去。”

肃宁县邵庄乡党委书记王兴旺介绍,等疫情过后,他们将组织去康平县参观学习,深入挖掘张强烈士的先进事迹,计划打造一个红色党建示范点,供人们参观学习,汲取精神力量,努力把烈士家乡建设好。

肃宁和康平虽然相隔千里,但因为张强烈士,两地紧紧地联在了一起。张强烈士陵园是辽宁省唯一保留的镇级烈士陵园,自修建以来,多次投入资金进行重修和改造,并安排专人进行管护,后被确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康平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康平人一定会守护好张强烈士陵园,也一定会把张强烈士的精神传承好、发扬好。”

2022-04-07 本报记者 刘 杰 周 洋 肃宁、康平网络连线联合缅怀先烈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3682.html 1 七旬老人张广田“云端”追思烈士父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