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洋
谢清洁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冲在一线
最近,在运河区公园街道办事处北环桥社区里,活跃着众多党员和志愿者的身影。年近六旬的居民刘增平不顾疾病在身,帮助居民送菜送药;居民赵华昌每天跑上跑下,在小区公共区域及各栋楼前进行环境消杀,为居民们领取生活物资;三塑小区居民李广明,协助急诊患者住院,分发运送订购物资……这些志愿者还有一个身份,都是社区谢清洁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
“谢清洁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有180余名志愿者,他们长年为居民志愿服务,成为大家的贴心人。”北环桥社区党委书记于淑行说。
全国“雷锋奖”获得者、“沧州好人”典型代表、荣登“中国好人榜”、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劳动模范……这是谢清洁身上的“标签”。老人一直以雷锋为榜样,默默无闻地做着关心他人的好事、善事,曾作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她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雷锋奶奶”。2021年的最后一天,老人离开了人世,享年81岁。
“谢大妈虽然不在了,但她的精神不灭,我们要像她学习,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体现我们的担当与责任。”谢清洁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王宗勇说。
社区志愿服务队以“谢清洁”为名
从2007年开始,沧州陆续建立了10支以“谢清洁”命名的志愿者队伍。由于谢清洁生前曾担任北环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社区里也在2008年3月成立了谢清洁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成员由辖区单位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组成。
多年来,这支服务队经常利用节假日到社区贫困、孤寡、空巢老人家庭和福利院,开展义务理发、阳光助学、大病救助、节日慰问、一对一帮扶等一系列活动,至今已开展社区居民宣传、服务800余人次。
北环桥社区党委书记于淑行的另一个身份,是这支队伍的一员。
“太突然了,我和队员们还打算看望老人了,没想到老人说走就走了。”老人去世后,于淑行非常难过。
料理完老人的后事后,于淑行和志愿者们在征得谢清洁家人同意后,将老人部分遗物放到了社区居委会二楼的“谢清洁爱心传承教育基地”,供人们参观学习。
“这个教育基地里,收藏了谢清洁老人生前9件开展爱心行动的老物件、84本日记、10多枚奖章、10多座奖杯、110多本证书以及大量照片,这都是老人一生奉献爱心的见证……”
基地建立后,很多学校和单位部门都给于淑行打来电话,表示要来基地参观。只要有时间,于淑行就会亲自担任讲解工作。“这个过程,也是一种缅怀。”于淑行说。
大家追忆谢清洁老人
“前年夏天,我作为志愿者跟着谢大妈去做爱心活动,那时候老人身体就已经不好了。走路的时候,她的手一直颤抖个不停,我这个心疼啊!”59岁的辖区居民石永刚,是社区谢清洁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最早一批志愿者之一,一想起老人生前的点点滴滴,就情不自禁地落泪。“她给困难群众买好菜,自己却总是买便宜菜、特价菜吃。”石永刚说。
“在谢大妈的带领下,互帮互助在我们这里蔚然成风,大家看到有困难的街坊邻居,都会主动帮助。各种公益活动,大家都积极参与。”石永刚说。
去年夏天有一晚下起暴雨,路边一棵树倒了,挡在了路中。石永刚和几名志愿者及居民看到后,第一时间把树搬到路边。
社区党委委员贾晶晶是一位“80后”,7年前来到社区工作后,主动加入了谢清洁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据她回忆,有一年谢清洁和志愿者们约好一起去福利院看望孩子们,谁知那天刮起了大风,天气非常不好。大家问谢清洁是否改天再去,老人坚持一定要去。她说:“跟孩子们约好了,看不见我们,孩子会失望的。”“我当时非常感动,老人非常讲信用,非常有爱心。”贾晶晶说。
“谢清洁的名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谢清洁老人虽然不在了,但她的精神却一直影响着这座城市、这些人。于淑行说,谢清洁去世后,服务队里所有志愿者都表示,会把谢清洁的精神发扬下去,传播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