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需要持证上岗的职业。”
这句扎心的话,多少道出了现实的无奈。
不少地方从去年开始探索家长“持证上岗”,广东中山市甚至在几年前探索过“孩子要上学,家长先上课”的模式,中山市东区开发了家长学校网上教育平台,家长视频学习累积10学分,才能登录新生报名系统。
但家长持证上岗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论,有人认为这是未来家庭教育的必然,也有人坚持,这折射出了家庭教育的焦虑,而且怕沦为“形式主义”。
各大培训机构却并不在意这样的争论结果,他们看准了这块蛋糕,纷纷摩拳擦掌。诚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对家长的教育成为一大新兴市场。
于是,各种低门槛扑面而来,其中还不乏“包过”“年收入可观”的鼓动,这些听上去体面又高端的证书,再加上岗位有缺口、回报被吹嘘得很优厚,很容易让人产生“钱”景光明的遐想。
不仅是家庭教育的市场,与新兴职业相伴的很多培训都应运而生。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话题热议,个别培训机构以此为由头,推出“碳排放管理师”证书培训课程,更有甚者,宣称“只需要缴纳报名费,不用参加培训,可免考,拿到证书‘挂靠’一年躺赚好几万元”。
且不说“挂靠”本身就涉嫌违法,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严厉打击,单说“免考”“包过”就应该让人警醒。毕竟,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但凡“免考”“包过”的培训课程,含金量注定不高。
但当一项投资的投入与回馈完全不对等时,消费者就应该绷紧谨慎这根弦,警惕培训班利用目标客户求职心理和“考证”焦虑进行虚假宣传,避免头脑一热交了“智商税”。
对于想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消费者,一定要到国家正规的机构和网站咨询。求职者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各种弹窗小广告,以免落入求职陷阱。
考证热不仅考量着消费者的理性思考能力,同时也是对相关发证单位的考验。
毕竟,新兴行业带来新的职业需求,认知的增长调动了人们学习提升的欲望,需求和缺口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市场,但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相关机构,都要明确自己真正的需求。
毕竟,火热的市场会很快趋于理性,无论是培训行业还是从业者,都需要真才实学。
大浪淘沙后,能留下的才是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