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洪丽
4月19日上午,在园博园城市展园建设现场,一辆辆运输车陆续运来土、花卉、地被,挖掘机、装载机、吊车有条不紊地作业。目之所及,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在保定园施工现场,有一名高高瘦瘦、头戴安全帽的人正在忙碌着。
他叫廖育勇,今年33岁,四川德阳人,现全家定居重庆。自从去年9月与中铁八局的同事们来到沧州,就再没回过家。由于长年吃住在工地,他肤色黝黑泛红。“为了确保如期完工,我们一直都是‘歇人不歇机器’,每天24小时连续施工。看着园区从自己的手中不断成型,虽然累,但是成就感满满。”作为一名管理者,廖育勇的工作是负责园博园内生产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并配合各城市展园建设,为他们提供水电保障等服务。
廖育勇虽然年轻,却已是行业里的“老兵”。毕业于四川建院道路与桥梁专业的他,大学毕业后又去西南交大进修,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进入中铁八局工作1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铁路、道路、桥梁、园林的建设工作。去年,在园博园工作一个月后,他被公司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他说,这是他与沧州、与园博园的缘分,他一生都不会忘记。
在施工现场,廖育勇每天要在园博园工地走上十几圈,解难题、搞服务。他还有个习惯,把园博园的重要节点性变化拍成照片或视频,发给远在重庆的家人。廖育勇告诉记者,5岁的儿子和2岁的女儿都是他的小“粉丝”,每次与自己视频,俩人都抢着跟爸爸说话,要看爸爸建设的园区。一家人还约好,等疫情过去,要来园博园看看,在大运河上坐坐船、吹吹风,让孩子们看看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说到这儿,廖育勇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