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沧州市第一中学各年级办公室一改白日里的严肃,更显温馨。晚自习课间,高二年级政治老师窦新春抱着几套衣服回到了办公室,被同事调侃:又有业务啦!“这孩子,外套不知在哪撕裂了这么大口子。”说完,窦新春戴着眼镜,一针一针地缝补起来……
受疫情影响,沧州市第一中学的学生们需要封闭管理。长期学习、生活在学校,同学们还真遇到不少“难题”:衣服破了、头发长了、眼镜坏了……但幸运的是,他们的老师们个个“身怀绝技”,白天传道授业解惑,晚上缝补衣服、为学生理发、修理眼镜,如父如母,悉心照料着学生。
住校时间长了,男同学们有一个共同的烦恼:头发太长了。“找曹浩老师啊!免费的!”在同学们中早有数学老师曹浩的“传说”:“曹老师理发技术好,理得可好看了!”
下午课的活动时间,曹浩老师铺开工具包,开始给慕名而来的同学理发了。曹浩老师熟练地给学生围上围布,启动推子。一会儿工夫,杂乱无章的头发,就被曹浩老师修剪得整齐、舒适了。“照照镜子,看看行吗?”“可帅了,谢谢曹老师!”同学们看着镜子中自己的发型,美滋滋地走了。
这样的场景经常会在曹浩的办公室上演。他从网上买来了工具,尝试给急需理发的学生理发,没想到,这一理,就有不少师生慕名而来。迄今为止,曹老师给理过发的同学有近40位、老师有10多位。
像这样的事情,在一中还有很多:老师李孝阁置办了修理眼镜的工具,为眼镜有问题的学生义务修理;老师张淑英身体不舒服,在课堂呕吐了三次,坚持把课上完,怕耽误进度,又带病去另一个班里上课……
老师们觉得这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哪个老师不把学生当宝啊?”他们默默地工作,把超越一般的大爱当作稀松平常,把超出常规的付出当作分内应当。他们愿意做最不起眼的小草,助孩子们自由快乐的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