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6日
第06版:06

伊春,住着吴树堂爷爷,这位95岁的抗战老英雄,是最后一个健在的渤海回民支队老兵,渤海回民支队支队长刘震寰的表弟,亲历了黄骅牺牲。——题记

伊春寻亲记

作者与抗战英雄吴树堂

王小丫

几年前,我发下宏愿,创作长篇报告文学《回民支队》。我开始动用我所有的资源和力量,争分夺秒地寻找健在的回支老兵和他们的后代。到他们身边,聆听波澜壮阔的往事。这些幸存者、当年的小战士,现都已年近百岁,且散落在全国各地。

一天,吴树堂爷爷的女儿,在天津城用她那好听的声音告诉我:“我父亲就是渤海回民支队的人,95岁,回民,现在伊春。”

我先从沧州乘高铁出发,一路向北,从沈阳直飞伊春。

离爷爷家越近,心就跳得越厉害。我的老乡吴爷爷,前几天刚刚出院,据说出院后身体很虚弱,嗓音嘶哑,说话不连贯,意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每天要睡到中午12点才会醒,进食很少,状态很差,耳朵也比住院前背多了,自出院后交流很有些困难。我要来看他的事,叔叔每天都会跟他说上若干遍,他老人家每次听都像是第一次听说一样。叔叔忧心忡忡,担心我这次伊春之行会很失望。我却不这么看,我想,新中国成立73年后,我居然能见到吴爷爷这样的抗战老兵,哪怕我只是握握爷爷那双杀过鬼子的手,哪怕只是和爷爷对视那么一眼,便把时间续接上了。何况我还要采爷爷的右手手印。右手,扣动扳机、挥动大刀杀敌的手,昭示着历史的手,我要把他鲜红的手印留下来,永远留在共和国的记忆里。

到家了。我被领进一间屋子里,屋子里已经有伊春文联和电视台的人们在等候,大家有说有笑,热气腾腾,让我立刻感到伊春的春正扑面而来。爷爷不在屋子里。稍顷,95岁满头银发的吴爷爷被70多岁的叔叔搀扶着,颤巍巍从另一间屋子里慢慢踱进来。我急忙迎上去,握住爷爷微凉的、苍老的大手掌,握了左手握右手,告诉他:“爷爷,我从沧州老家来看您来了!”爷爷不说话,笑了,很认真地看着我,慈祥的双眼泛着喜悦的光彩。我读懂了爷爷的眼神,我扑到爷爷怀里,我拿自己的眼泪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剥开特意从沈阳买的不老林奶糖送到爷爷嘴里,他们这代人吃了太多的苦,需要补偿一下。另外,我希望我和爷爷的这次世纪相逢味道是甜的、暖的,像蜂蜜一样甜,像炉火一样暖,永远值得我们彼此反复回味。

我和爷爷坐下来,把自己的手搓热,把爷爷的手放到我手里暖着,靠近他耳边问:“您知道马本斋司令不?”

我原本以为爷爷的耳朵那么背,根本就听不到我在说什么,岂料爷爷用他那嘶哑的嗓音操着沧州方言从容答道:“马本斋我哪能不认识?我还见过他呢!1942年,两支回民支队在一起呆了有些个日子呢。”

我说:“听说你们那时候经常挨饿?”

爷爷又笑了,说:“我们那时候吃饭根本不用碗。”一屋子的人全都好奇地盯着爷爷,屋里静得要命。爷爷很努力地尽量大声说:“那时候部队没吃的,多数时候是用麸皮拌上点野菜,加上点盐巴,就那么蒸蒸就吃了,也不成个形状,只能两手捧着吃。运气好的时候能吃顿玉米面,简直就像过年。一到开饭的时候,炊事员抬出一个大笸箩,战士们排好队,到谁跟前就往谁手里舀一勺子,我们就这么捧着在荆条地里吃……”

我看到坐在我身旁的文联许主席眼睛里早已溢出了泪花。那天问了好几个问题,爷爷居然都能对答如流,连叔叔都感到意外,说:“怎么爷爷一见到小丫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这状态都快要赶上十年前了。”

担心刚出院的爷爷累着,跟爷爷约了明天再谈。我也鞍马劳顿,早早睡下。人生第一次睡在伊春的怀抱里,觉得伊春这个地方像我的吴爷爷一样慈祥而深沉,有着无数的好故事等我去探寻。

第二天一早,我就被梅姐姐的电话唤醒,她告诉我,伊春森工集团的董事长听说了我这个远方客人,知道我寻访抗战英雄而来,很感动,特意邀请我去感受一下美丽的小兴安岭,感受一下伊春森工人的日常生活。这真是个好消息,我在心里感恩着森工集团的温暖和善意,立刻欢欣鼓舞。路上下起了雪,雪越下越大,由鸡毛变成了鹅毛,像我越来越兴奋的心情。

见了面才知道,森工集团忠培董事长的老家也是沧州的,也和吴爷爷一样是我的老乡,他的父辈为了建设小兴安岭而来,把他生在了这个美丽的地方。伊春森工集团拥有近200个林场,它们分布在350多万公顷碧波荡漾的林区,光林业局就有17个。我坐在众位林场负责人中间,听忠培董事长侃侃而谈,他说在全球三大黑土地带中,中国东北黑土地弥足珍贵的存在,我们森工人一定要努力维护好林区的生态环境,保住这块黑土地,让它更好地造福子孙后代。还有,分布在林区的那些抗联革命遗址一定要好好加以保护,让我们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他说:“在我们林场,那些健在的抗联老英雄、老八路、抗美援朝的老英雄们他们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当年他们为了新中国,命都可以不要,今天的我们在精神上、物质上一定不要吝惜,一定要保障他们应得的一切待遇,务必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后人的尊敬。”我默默地聆听着,暗想,伊春森工有这样的掌门人,多让人放心啊。更重要的是,乌伊岭林业局的张局长告诉我,他的90多岁的老父亲就是冀中回民支队张同钰政委当年的房东,还健在,住在山东老家。天啊,竟有这么巧的事,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傍晚,满心欢喜地回到爷爷家,却发现爷爷正坐在椅子上生气,眼神里充满了委屈。我赶紧扑过去撒娇,说不是我不守信用,是森工集团盛情难却。爷爷说:“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不知道爷爷在等你吗?不知道爷爷想你吗?”

一旁的叔叔告诉我:爷爷天还没亮就醒了,催促着人们早早地给他做了早饭,饭后就巴巴地等着你来,爷爷今天吃饭的态度特别好,没用别人哄,自己就吃饱了,而且,爷爷今天白天一秒钟都没睡。我在爷爷的手上蹭着我的脸。爷爷说:“你大老远来,不就是想听爷爷给你讲故事吗?爷爷正好有一肚子的故事要讲给你听呢。”于是连夜开讲,我开始录音录像,走访的老英雄们,我都留下了他们的珍贵视频。

爷爷用他那大病初愈后嘶哑的嗓音讲述着,我和叔叔被带领着一起来到了爷爷的世界,来到了当年血雨腥风的岁月。

当年13岁的爷爷愤然参军,完全是为了要给他最要好的小秃哥报仇雪恨。小秃哥不是别人,正是刘震寰的妻弟,和爷爷一块玩大的,对爷爷特别好,比亲哥还亲。当年刘震寰领导的渤海回民支队自1940年成立以来,英勇抗战,令鬼子恨之入骨,他们抓不到刘震寰,就使用阴谋诡计抓走了他的妻弟,妄图以此胁迫刘震寰,但是小秃哥骨头硬,宁死不说。

有一天,敌人把小秃哥给送了回来。爷爷亲眼看到他的小秃哥被捆成了一个圆球状……前几天还和他一起玩耍的小秃哥,现在变成了他眼前这个血肉模糊的肉球,爷爷当场就晕了过去……

后来,爷爷哭着找到刘震寰,说要当兵,要狠狠地揍这些小鬼子,要把他们剁成肉酱。刘震寰不收,说你这么小,还没枪高,等长大了再来。爷爷软磨硬泡,最后终于成为刘震寰的一名警卫员。

爷爷当兵时的名字叫“吴振东”,参加八路军后有一次回家探亲,被敌人堵在了村里,爷爷情急之中,急忙跳进村边的水坑,把手枪也藏在了里面。敌人怀疑他是小八路,把他捞上岸百般盘问,爷爷急中生智,说自己叫“吴子和”(爷爷一个朋友的名字),是县城恩兴德饭庄的伙计,今天是回家探亲。敌人打发人去恩兴德饭庄一问,还真有个叫吴子和的小伙计今天没来上班。最后,敌人毒打了一顿后,才把他给放了。

后来,小八路吴振东化名吴子和机智脱险的故事被传为一段佳话。从此,在渤海回民支队,人人都跟他叫吴子和了。后来吴子和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在战友的掩护下爬进了一家棺材铺,靠着棺材铺老板娘的细心照顾,才捡回一条命。当时缺医少药,吴子和的伤好得特别慢,一年后,爷爷痊愈了,回民支队早已远离,于是他就参加了当地的土改工作队。第一天报到时,工作队长一眼见到他就愣住了,他发现小八路吴子和同志长得酷似他刚刚牺牲的战友吴树堂,于是这位领导大手一挥,说:“吴子和这个名字一点都不好听,你以后就叫吴树堂吧!”从此,小八路吴振东和渤海回民支队战士吴子和都消失了,只剩了一个土改工作队员吴树堂。

吴爷爷还是在第一时间见证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烈士遇害后情景的人之一。当时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叛徒邢仁甫设计枪击谋害了黄骅司令员之后,生怕回民支队来报仇,一不做二不休,传唤回民支队刘震寰一干人等,商量如何查出凶手,给黄骅司令报仇。刘震寰早就看破了邢的阴谋,当时天已经黑了,就精心组织了几个人化妆前往,其中有一人穿着刘震寰的衣服。爷爷因为苦练了一身好枪法,成为这次行动的人员之一。他们趁着夜色走近出事的那间会议室,看到在门外把门的邢仁甫的三弟神色很是凶恶,遂当机立断要了他的狗命。当他们冲进屋里时,看到了侧躺在地上的黄骅司令员,他的手上还拿着一个玻璃灯泡……

接连几天,我和爷爷、叔叔三人聊得不亦乐乎,爷爷常常聊着聊着就要向一旁的叔叔扫视一眼,因为以前爷爷跟他们讲这些时,叔叔他们半信半疑,认为太传奇了。可我熟读史料,知道爷爷说的都是真的,爷爷总算遇到了知音,因此看叔叔时的眼神里颇有几分得意。神奇的是,爷爷不仅说话越来越连贯,而且还时不时诙谐幽默妙语连珠,令我们拍手叫好。而且,我们惊奇地发现爷爷的耳朵也不背了,正常交流完全没有了问题!叔叔说小丫的到来让爷爷迸发出了奇迹。只是,爷爷很怪,有时我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想刨根问底,爷爷却说什么也不肯讲了。我和叔叔一遍又一遍地启发他,可爷爷眨巴着眼睛,就是一副怎么都想不起来的样子,让我们无可奈何。叔叔说:“你不是跟我们讲过很多遍了吗?怎么这会儿偏就想不起来了呢?”爷爷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一脸无辜。

分别的时刻到了。爷爷说:“你可别忘了伊春的爷爷,以后伊春就是你的家,有空就来看看爷爷。”

我郑重承诺:“明年夏天一定会来看爷爷!”还淘气地对爷爷说,“等我明年再来时,您可要去车站接我啊。”

爷爷说:“行,我好好锻炼身体,争取趔趄着去接你。”

起飞前,我接到了叔叔的电话,他跟我说,我们都被爷爷给骗了,我走后,他问爷爷,为什么有些事只说一半?爷爷有些狡黠地说:“小丫就想听我讲故事,我把故事都讲完了,她明年还会来看爷爷吗?”

现在,我经常打开地图,凝视着那个叫伊春的地方,久久地发呆。我常常想起爷爷左肩胛处的那块深深凹陷的伤痕,它深得能放得下一颗鸡蛋……

2022-05-06 伊春,住着吴树堂爷爷,这位95岁的抗战老英雄,是最后一个健在的渤海回民支队老兵,渤海回民支队支队长刘震寰的表弟,亲历了黄骅牺牲。——题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6156.html 1 伊春寻亲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