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7日
第2R版:

5月起一批重要新规施行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

一批关系你我生活的重要新规从5月起正式施行。推行小客车登记全国“一证通办”、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看一看,哪条你最关心?

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

随意更改地名;用不规范语言文字作地名;用外国人名、地名作地名……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有望破解这些乱象。

条例明确,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

地名命名应遵循的规定还包括: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避免使用生僻字;不以外国人名、地名作地名;不以企业名称或者商标名称作地名等。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将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由原来的城乡区分修改为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与此前的司法解释相比,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修改为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修改为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这将改变以前对城乡不同户籍身份的居民认定赔偿数额差距较大的情况。

小客车登记全国“一证通办”

新修订的《机动车登记规定》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推出更多便民措施。

对在户籍地以外办理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注册登记的,申请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一证通办”,无需再提交居住证明。对于已经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的地方,仍需按当地政策执行。

规定还要求与税务、银保监、交通运输等部门信息联网,共享车购税、交强险、营运资质等信息,群众办理业务时免予提交相关证明凭证。

对有组织犯罪易发行业领域加强监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

根据本法,有组织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

市场监管、金融监管、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机关,建立健全行业有组织犯罪预防和治理长效机制,对相关行业领域内有组织犯罪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对有组织犯罪易发的行业领域加强监督管理。

压实各级机关单位信访工作属地责任

《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明确信访工作制度规范。

条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采用信息网络、书信、电话、传真、走访等形式,向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有关机关、单位应当依规依法处理。

各级机关、单位应当落实属地责任,认真接待处理群众来访,把问题解决在当地,引导信访人就地反映问题。对信访人直接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机关、单位能够当场告知的,应当当场书面告知;不能当场告知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据新华社

2022-05-07 5月起一批重要新规施行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6271.html 1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