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工业机器人,当现代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便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一些京津铸造企业入驻沧州,他们利用一流的设备、领先的技术,提高了产品精度、增加了产品附加值,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为铸造产业提档升级注入了新动力。
3D打印替代传统模型
日前,走进献县郭庄镇的河北菲美得布莱克伍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二期3D打印项目按部就班地进行。目前,地基已经打好,正在进行钢结构的建设。项目还未投产,但已在其他车间开始小批量制作。待项目投产后,将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新型模型,部分替代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木制模型。
河北菲美得布莱克伍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工程机械配重件,以及高精度、高附加值的车前后桥、拐臂关节等产品,而二期3D打印项目,将为公司高精度产品及今后开发高端产品提供支持,不仅可自用,如果外部有需求,还可供应市场。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铸造领域的3D打印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打印砂型,另外一种则是打印蜡模。这两种打印方式,在铸造小批量异形件时常用。但打印一个模型只能生产一件铸品,在实际铸造中模型都会废掉,属于一次性产品。
而河北菲美得公司的3D打印模型则能多次使用,且能进行修复,并且拥有一些不可比拟的优势: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比传统木模型更环保,一方面3D打印所用的是一种可降解树脂材料,对环境更友好;另一方面比木模型精度高、更耐磨,形状保持更长久,将有效减少修复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大到几吨的配重件,小到几公斤的芯盒,都可使用3D打印的模型。美中不足的是,虽然3D打印技术拥有诸多优点,但其成本目前比木模型略高,从经济性出发,3D打印技术将主要应用在前后桥、拐臂关节等高精度、高附加值产品上。
机器人干起“脏累活”
在菲美得公司的车间里,几台工业机器人严阵以待,在铸件摆放好后,它们挥动手臂打磨起来。
铸件“出炉”后,并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因为有的铸件上有沾砂或飞边,甚至有些细节不合尺寸,这时就需要进行再加工。
以前,加工环节主要靠人力,劳动强度大,工人劳累不说,环境也脏乱,对健康会产生一定影响。如今,在环保要求下,铸造厂家纷纷安装除尘设施,环境变得干净了。
菲美得公司还请来机器人干这些脏活、累活,进一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同时,公司进一步提高工人素质。对他们来说,工作门槛并没有降低,还需要掌握机器人操作技能,并认识一些外文。
市场上并不缺机器人裸机,让工业机器人按照公司的要求干活,关键在于编程。公司开发部一位负责人介绍说,他们根据生产的需要,重点研发配套工艺和生产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编程,让机器人发挥出最大作用。
据一位负责人介绍,公司今年将迈开步子,扩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今后,不仅打磨等工序,甚至喷漆等其他加工的环节,也将陆续使用工业机器人。
新型设备“武装”铸造
在位于泊头经济开发区的天津京泊铸造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一些设备已经到位,因为疫情原因,厂家的安装人员无法来沧,公司正在积极协调、预约。
公司主打产品是汽车模具及数控机床铸件,从一两吨到十几吨,客户大都是国内头部大型模具厂。眼下,订单已达到饱和状态,生产紧张有序,有时需要加班来保证工期。
随着京泊的到来,泊头铸造阵营又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京泊公司2020年从天津搬迁到泊头,原厂的设备基本上直接淘汰,新厂重新订购了国内最新型号的设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些原来用人工进行的工作,也由设备进行替代。
京泊从事的是铸造领域中的消失模铸造,这一铸造分支在技术、工艺上已臻于成熟。在这一领域,不易出现颠覆性的创新。京泊公司实行精细化管理,在设备、人员方面管理更加精细,使铸件达到了更高精度。
此外,京泊对环保高度重视,环保设施的投入占到了总投入的三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