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4日
第02版:02

过度打赏 是种病

王汝汀

近日,中央文明办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并要求相关平台在《意见》发布一个月内全部取消打赏榜单,每日高峰时段(20时至22时)不得设置“PK惩罚”环节。此次对网络直播的规范,绝对是场“钱包拯救”行动,国家层面都出面干预了,那些喜欢在直播间“挥金如土”的人,该收手时就收手吧。

关于未成年人重金打赏主播的事例,近年来屡见不鲜。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打赏数额,更是让人瞠目结舌。随着时代发展,各种网络平台成了未成年人触手可及的事物,鱼龙混杂的直播也引得一些青少年深陷其中。不少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很容易就把一些网络主播当成偶像,在偶像们的煽动和引诱下,他们不惜背着父母疯狂打赏,可谓既费钱、又费感情。禁止未成年人参与打赏,从制度层面关上了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费的一扇门,而只有加强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才能从根源上避免他们沉迷于网络直播。

如果说未成年人的过度打赏属于年少无知,那么成年人在直播间里的冲动消费,则大多源于空虚。如今,看网络直播成了很多人消磨时间的方式。如果只是消磨也就罢了,有些并非“土豪”的工薪阶层,硬是在直播间里怒刷存在感,成为打赏主播的主力。关于金主们打赏主播的点,也是谜一般的存在,有时只是为了听自己喜欢的主播说一声“谢谢”,或是希望在“PK惩罚”环节看到对手做一些低俗的惩罚动作。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靠着与自身能力并不匹配的挥霍来博取关注,换来的终究只是被打赏者的收益,而对于打赏者本身来说,不过是花钱看了“热闹”而已。

过度打赏是种病,且容易上瘾,规范网络直播的同时,看客们也不妨增强自控力,不要在直播间疯狂“买醉”。

2022-05-14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7019.html 1 过度打赏 是种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