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0日
第03版:03

过去硝烟地 如今闻果香

本报记者 周 洋 本报通讯员 尹晶晶 崔建伟

东光县灯明寺镇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萧华,在冀鲁边抗日根据地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抵御外寇,曾在灯明寺地区三次痛击日伪军,极大地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

80多年过去了,当年战场的硝烟早已消散。如今,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夏时节,我们来到灯明寺镇前齐村的祥明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李洋,一大早就来到大棚内,和工人一起打理甜瓜。

“今年气候等自然条件挺适宜,再加上大家管护到位,收成肯定错不了。”看着满棚长势喜人的甜瓜,李洋预测,今年合作社里甜瓜保守能卖出200多万元。

祥明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甜瓜,分为“博洋9号”“博洋61”和“博洋72”三个品种。目前,有61个棚,包括52个暖棚、8个冷棚和1个大面包棚,种植面积200余亩,亩产可达5000公斤。

“从今年3月初,我们这儿暖棚的甜瓜就陆续结果了,其余棚的果子可一直出到中秋节前后。”他说,目前,这家合作社里已经卖了15万余公斤瓜了。据了解,他们的甜瓜除了在本地销售外,还发往北京、廊坊、郑州、银川等地。“外地这些客户,跟咱们合作很多年了,对咱们这的果子评价很高。”李洋说,今后有机会,还将拓展其他外地客户。

甜瓜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产业,也吸纳周边40多名村民来此打工。年近6旬的前齐村村民周其顺,之前在外地干建筑,4年前得知村里要建种植专业合作社,主动回来,成为合作社里的第一批“元老”。“在村里守家在地的,一方面可以照顾老人孩子,一方面家里的地也可以打理。”周其顺说。在合作社里自己平时就是维护管理一下大棚,每个月能领3000多元。”

祥明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他们种植的瓜果深受消费者欢迎,是全镇特色产业种植的一个缩影。

不闻炮火声,只闻瓜果香。近年来,灯明寺镇利用盐碱地改造、土地整合托管、招商引资等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以设施瓜菜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带领当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2022-05-20 本报记者 周 洋 本报通讯员 尹晶晶 崔建伟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7516.html 1 过去硝烟地 如今闻果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