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 奇
“现在播放‘扮靓村庄我参与’志愿服务队召集令,请大家踊跃到党支部报名!”日前,吴桥县梁集镇二人庄村的大喇叭开始广播。
原来,二人庄村正在为今年的“开门一件事”做动员部署。
这是吴桥县202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后开展的第二轮民生实事认领行动之一,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检验新班子工作能力、进一步凝聚力量、进一步改善面貌。吴桥县用“三个结合”,让今年的519件实事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更添生气。
入户调查摸清实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摸清群众真实想法,各党支部运用多种方法,获得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大娘,你觉得最近咱村儿变化大不大,过得还舒心吗?”“拉家常”成为掌握群众真实诉求的重要途径。
为实现全覆盖,各党支部还利用微信群、电话等手段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愿望,保证调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按照事情轻重缓急、实施难易程度和完成需要时间,制定了6类台账表格,分类管理,能合并实施的,共同谋划;需协调统筹的,争取上级支持;可迅速解决的,立即行动,实现销号。
在二人庄村公开栏前,不时有村民驻足观看、写写画画,有的村民写上公路旁植树栽花的“小事”,也有的村民写上了修桥补路的“大事”。傍晚,村“两委”全面研判,去除杂项,合并同类项,最终敲定了本村实事台账。
选择难事实事新事服务群众
通过走访,全县群众共提出大大小小5400余件实事,如何定好本年度的“开门一件事”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结合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吴桥县坚持“三选三不选”原则,确保实事定得准、落得实、能见效。
选择难事。作为一年的大事,这件事需聚焦乡村振兴,需有难度、有力度、有广度,需能助益集体发展、村庄治理、群众面貌,坚决避免为完成任务而选择易事、快事、虚事。
选择实事。可以是移风易俗,狠刹“高价彩礼”之风;可以是拆违清残,改善村庄面貌;也可以是领富带富,发展集体经济,切勿选择假大空、高大上的“面子事”,真正让事情顺应民情、温暖民心、解除民忧。
选择新事。近年来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任务、新的理念也悄悄改变着农村。“陈年旧事”辨证看待,严格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检视是否需继续落实;与时俱进的新事要大胆落实、顺应潮流,不断把农村建设得更美、更富、更宜居。
党建引领高质量完成任务
定好了实事,就要“一竿子插到底”,要“一张蓝图画到底”,要千方百计促落实,切实让一件事凝聚起班子、团结起党员、汇聚起群众。结合《关于全面实施党建引领项目化的意见》,吴桥县委、县政府把519件“开门一件事”项目化管理,明确责任人、推进办法和完成时限,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工。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擂台赛”,各村对标先进,全面检视不足,查漏补缺,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今年,吴桥县综合各项工作网格,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基层治理网格化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合并网格、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形成人人在网格、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氛围。通过把“开门一件事”融入网格,避免了“上头热、下头冷”的尴尬局面,同时,人人都有“责任田”,切实把干部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工作推进迅速扎实。深化实施“党建+”工程,通过“党建+‘开门一件事’”,让各村认领的实事有了活力、动力、合力,村干部责任心更强了,群众对村班子更信任了,“一件事”落实更快了。党建引领的强大力量,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阔步乡村,到处一片和谐有序、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听说俺们村在全县环境评比中得了第一名,全村人都参与了,都高兴!你看现在村里的变化,以前可真是想都不敢想哩!”二人庄村村民张大爷憨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