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0日
第05版:05

运河边上“小众馆” 这里的文物会说话

记 者 杨金丽 摄 影 王少华

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资料片)

吴桥河北线装书博物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我市著名摄影师王少华在微信朋友圈以一组九宫格照片,详细介绍了大运河沧州段沿岸的“小众”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小众馆”,记录了丰富多彩的大运河文化。

沿沧州段运河从南向北,王少华历数了吴桥、东光、南皮、泊头、青县等地多个与大运河相关的博物馆。这些馆各有特色。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就位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谢家坝旁。馆内以图片展示的形式,再现了谢家坝的建筑工艺,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其中,筑坝功臣谢宗枋的雕塑,让谢家坝的故事更丰满更立体。

东光大运河陶文化博物馆内,展示着横跨古今的各种陶器。远古时代就有了陶器制作,大运河沿岸陶器制作历史悠久,沿岸陶制品通过漕运销往全国各地。馆内的藏品都藏着古老的运河记忆,现代陶球延续运河文脉,作为活态的省级非遗,具有现代美感。

多年来,只要一有时间,王少华就扛着相机走运河,走过、看过、拍过不少博物馆。他津津乐道地讲述着运河边的这些“小众馆”:吴桥的杂技博物馆、河北线装书博物馆、大运河民俗文化馆,东光的马致远纪念馆、荀慧生纪念馆,南皮的张之洞纪念馆、王蒙馆,泊头的尹庄大运河梨文化博物馆,青县的红木文化馆、司马庄蔬菜馆……

一馆一特色,一馆一风格。姿态各异、风格不同的“小众馆”,闪烁着运河的文明,总让王少华有一种拍不尽的感觉。他说:“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小众’博物馆里的文物会说话。每次走进它们,总会感受到震撼的力量,留下难忘的记忆。”

2022-05-20 记 者 杨金丽 摄 影 王少华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7608.html 1 运河边上“小众馆” 这里的文物会说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