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洋)近日,“帮烈士寻亲”志愿团队经过查询比对资料、实地走访等,完善了牺牲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沧州籍烈士苑风起的信息,并帮助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的呼中区烈士陵园负责人和烈士家属取得了联系。
“80后”的刘昊在市委组织部工作,是一名热心帮烈士寻亲的志愿者。据他介绍,黑龙江的相关志愿者和他取得联系,希望帮助寻找“苑风超”烈士的亲属。记者看到,最初提供的资料上写明:“苑风超,1951年出生,籍贯河北省,原部队是3006部队二连战士,1970年2月牺牲,安葬地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烈士陵园。”
在微信群里得到求助信息后,志愿团队成员随即查询了中华英烈网、沧州市革命烈士英名录等资料,又和黑龙江呼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取得了联系,综合信息获得了进一步的资料——因为当年资料都是手写,笔迹的原因,“苑风起”烈士的“起”字错写成了相似的“超”字。此外,烈士当年在执行伐木任务中牺牲,原居住地登记为“沧州南大街公社民主街”。随后,王吉仓等志愿者还利用业余时间到民主街的现址——运河区南湖街道办事处民主社区一带进行寻访。据这里上岁数的老人说,原来有几户姓苑的居民,但是早就搬走了,不知去向。
随后,在沧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沧州市烈士陵园的相关人士及志愿者的帮助下,苑风起烈士的最终信息被确定,并找到了烈士亲属的联系方式。
记者了解到,苑风起烈士在家中排行第二,大哥现在在云南居住,三弟苑利君,今年66岁,如今住在新华区。苑利君介绍,他曾三次与爱人前往黑龙江祭拜哥哥,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公家组织去现场祭拜的,后来两次都是自行前往,没有联系主管部门。苑利君说,第一次祭拜时,墓碑上烈士姓名写的是“苑风起”。但2000年第二次去祭拜的时候,看到烈士墓碑上名字是“苑风超”,怀疑是写错了,苑利君跟爱人说咱们自己知道就行了,不给陵园添麻烦了。
确认完毕后,志愿团队第一时间和黑龙江呼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韩玉成取得了联系,将烈士和家属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反馈。韩玉成表示,今年烈士陵园将会维修,墓碑上的错误信息会更改过来,并会积极做好烈士亲属今后前往现场祭拜的相关接待工作。
据了解,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8万名官兵会战大兴安岭。到1983年底,共修建铁路792公里、桥梁124座、隧道14座,为开发林区、建设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其间,许多战士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呼中区烈士陵园东临林碧铁路线,地处青山绿水之中,面积一公顷,安葬着17名为开发大兴安岭林区、奋战在林碧铁路线上英勇牺牲的铁道兵战士,苑风起烈士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