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5日
第01版:01

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沧州大化以数字化建设催生生产管理新模式走笔

本报记者 张 伟 本报通讯员 于 萍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装备被应用到企业生产运营中,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告别“傻大笨粗”,变得愈发智能,令人耳目一新。

日前,记者走进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控制中心,45米长的巨大电子屏上,各种数字、文字、图像、表格闪动着,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等数据经汇总分析后即时呈现,一览无余。

沧州大化是国产聚氨酯、聚碳酸酯产业的重要一员。聚氨酯、聚碳酸酯生产工艺复杂,操作变量多,之前大化生产运行和设备管理主要靠人工控制,不具备数据驱动下的风险管控能力,缺少一体化的协调和指挥,协同能力差,工作效率低下。近年来,公司通过数字化建设,深入推进管理变革,深挖数据资源价值和潜力,不断优化生产系统,转变生产运行管理模式,探索出一条数字化转型之路。

智能化建设的最直接效用就是大幅降低操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这几年,公司持续实施智能化改造达数百项,仅今年一季度就达30余项,装置运行更平稳、更智能。

沧州大化中央控制中心调度员高海勇介绍说:“通过对装置自控回路进行整定和分析,自控率由之前的97%提高到99.8%;利用编程、改造等技术手段解决工艺频繁操作的瓶颈问题,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现场人员工作量明显下降,总控操作人员操作频次大幅降低,仅为之前的15%。”

尤其是公司自主开发的总控智能辅助系统,最大程度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高海勇介绍说,这个系统可模仿人工监盘特点,辅助总控岗位员工实时进行工艺监控、评判以及提供操作指导,效率提高300倍。

化工企业多属危化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敬畏不言而喻。一个微小的“失误”,轻则导致装置停车,甚者会酿成安全环保事故。指标总貌偏离度曲线图是沧州大化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专门为生产一线指挥系统提供的一项“贴心”服务,它能准确及时反应安全生产运行状态,实现了对生产工艺运行情况的即时管控。

“一旦出现偏离,系统就会立即给出‘异常’提示,每一位操作员、调度员都能根据不同颜色的报警提示,作出准确的判断,第一时间对运行指标进行‘纠偏’,大大提高了装置的运行质量。”高海勇自豪地说道。

从细微之处的持续改造提升到MES系统的成功应用,从数字化技术的初步尝试到如今实现生产运营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数字化转型让沧州大化产生了“化学变化”,生产管理模式更加高效,装置运行质量更加安全稳定。

沧州大化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华生表示,“十四五”期间,沧州大化将在数字化道路上继续进行深度探索实践,为高质量发展探寻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路径。

2022-05-25 ——沧州大化以数字化建设催生生产管理新模式走笔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8042.html 1 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