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变电检修工作已经13年了。提起变电检修,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实际上,这项工作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密不可分。
我们班组负责着沧州市32座220kV变电站、113座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以及6座10kV开闭所的所有交直流设备的检修维护、消缺以及大修技改项目的实施。
这些交直流设备,主要是为变电站内的设备提供电源的。它们一旦发生故障,变电站内的设备就会失去电源,导致站内的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比如断路器不能跳闸解除故障,强大的短路电流就会烧坏主变压器等重要设备,影响整座变电站周边所有用户的正常用电,由此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项工作直接关系着全市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责任特别重大。
也正因如此,多年以来,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我和班组成员每天24小时都要保持待命状态,手机更是从来没关过机。
今年1月,我们对市区一座110kV变电站的直流系统进行改造。其间有一天,由于信号传动出现一些小问题,我们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才下班,累得连话都不愿多说。可我刚到家,就接到领导打来的电话:“220kV韩村站253机构电源失电,已经发出告警信号。”
直流系统正常与否,对整个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电源不能及时恢复,再降低就得停母线,会影响很大范围内的正常供电。
放下电话,我就往单位赶。路上,一边联系班组人员,一边询问站内设备情况,到了单位随即就能展开工作。
等所有问题都解决完,已经是后半夜。
夜晚的寒风刺骨,但能及时处理完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心里还是暖暖的。
变电站的直流设备不像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可以进行停电检修,一旦投入运行,即便需要维修,也要在带电状态下进行。这使得我们的工作时常要面对这样那样的危险。
也正因如此,技术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过去一段时间,维修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时,要将发电车开到变电站内或将发电机运送到现场接入使用,但安装使用发电车和发电机,对场地的要求很大,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检修成本也比较高。2017年,我作为主创人员,研发了“便携式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相比购买应急发电车,可节约成本约20.4万元;降低了抢修时的劳动强度和作业风险,缩短了维修时间和停电时间,更好地保障了用户正常用电。这套系统在2017年获得了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职工技术创新竞赛优秀奖。
入职13年来,我先后获得国网沧州供电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30余项。其中,“便携式直流充电机研制”获国网沧州供电公司2020年优秀QC小组成果一等奖;“蓄电池组可靠性远程诊断装置”在第十届中国(河北)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暨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河北赛区)比赛中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