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晓楠 本报通讯员 陈荣华
“大伙儿充电的时间大都集中在晚上下班后到第二天上班前,高峰时段总是抢不到充电口,影响第二天上班。”天成明月洲小区居民通过扫码进入社区公众号,在线上多次向社区反映小区电动车辆充电难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运河区名人社区党委召集小区物业、居民代表共议解决良策,挖掘可利用空间。在社区纪检委员、网格廉情监督员的合力下,共发掘可利用区域23处,其中1处已建设完毕,新增充电口50余个,不仅缓解了充电难问题,还疏散了单元门口的聚集车辆。
线上开辟“清风‘码’上办”活动专栏,是名人社区党委聚焦“四个为民”工程、打造“三全服务+清风哨”工作模式的重要内容。名人社区党委书记刘炳浩向记者介绍,所谓“清风哨”,就是通过公开“清风码”收集问题线索、派发任务单指明监督方向、居民议事厅商议解决对策等措施,引导多元力量参与解决居民急难愁盼,让监督事项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社区清风哨’的建立,就是为了给社区打开更多的探照灯,发现小区中更多细小隐蔽问题,提升为民服务效率。”
“以前小区问题主要都是由物业与业主协商解决,缺少监督机制。自‘社区清风哨’建立以来,畅通拓展了群众监督渠道,让生活难题在阳光下得到解决。”名人社区纪检委员王芳说。
今年4月份,“社区清风哨”机制运行以来,先后解决小区飞线充电、排水管道堵塞、楼内通道占用等诸多难题,参与监督解决的小区治理难题共90余件,真正做到矛盾问题早发现、全程监督少出错、事后公开看得见,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