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4日
第07版:07

魔法多肉直播"出圈"

本报记者 吴 梦

顾客在花棚挑选多肉植物

每日一播

成平台头部企业

“大家好,我是奇葩多肉的张潇然,欢迎大家准时关注我的直播,今天我们再次聊一聊魔法多肉……”5月31日早上6时,献县青年张潇然站在手机前开始了一天的直播。

这样的直播,每天6至9时都会在拼多多平台准时出现。

“我们通过每天直播,与广大花友交朋友,和大家分享养殖多肉植物过程中的乐趣,推广我们的魔法多肉。”张潇然说,“通过直播,有时每天能够销售7000多棵多肉产品。”

直播,让张潇然的店铺——奇葩多肉快速出圈。

直播,其实是张潇然的无奈之举。

原来,张潇然以前是一位多肉植物的传统种植户,在献县拥有100亩基地,主要为各地商家提供多肉植物。突发的新冠疫情,销售渠道受阻,颇为无奈的张潇然站到了手机前,开始尝试通过直播销售积压的产品。

“直播不受空间限制,可以直接与花友沟通,因此成为很多商家的应急选择。”

“第一次直播很是忐忑,还好坚持了下来。”一场直播虽然只销售了几单,却让张潇然坚定了直播的信心。

“我们每次直播都会在花棚中进行,不是直接销售产品,而是通过直播,与花友交朋友,大家交流种植心得、体会,一同分享种植过程中的乐趣。然后通过我们的服务,促进相关产品的销售。”

坚持直播分享,直击消费者心灵,带动多肉产品快速销售,让店铺每日销售快速增长,旺季时达到了7000至8000棵,奇葩多肉店铺快速成长为拼多多平台的头部商家。

因为爱 爱上多肉

张潇然表示,自己与多肉产业的关系是因爱而生。

今年32岁的张潇然在外闯荡多年。一次偶然机会,在济南与爱人结缘。“当时我妻子在一家花店工作,她非常喜欢多肉,爱屋及乌,我也爱上了多肉植物。”

随后,张潇然进入多肉产业。

“当时,主要从事多肉植物的国内贸易,以各地种植基地为依托,为山东、云南等省商户提供多肉货源。”

多肉贸易做得风生水起时,嗅觉敏感的张潇然发现危机开始慢慢逼近。“通过市场调研,我发现多个城市的多肉植物供应开始慢慢饱和,整个市场开始呈现半饱和状态。”

此时,张潇然决定转型,进入多肉种植领域。

“多肉植物市场开始逐渐饱和,但一些细分品种还有很大成长空间。”张潇然说,“我们主要种植魔法多肉。这种多肉植物,相比传统多肉产品,体型大,生长速度快,颜色鲜艳,全年都具有观赏性,因此很受市场欢迎。”

说干就干,2017年,张潇然回到老家献县建起种植基地。

市场反馈,印证了张潇然的判断,各地订单纷至沓来,种植基地很快由10亩发展到100亩。

正当张潇然开始憧憬新事业的美好前景时,新冠疫情突然暴发,多肉销售受阻。

精准定位圈粉75万

面对突发的危机,张潇然很是茫然。

后通过梳理,他开始全面对接网络,入驻拼多多平台,通过电商直播开拓新销售渠道。

第一次直播,张潇然站到手机前,说什么呢?

他一时语塞。

那就带领大家逛逛花棚。

在游览花棚中,张潇然打开话匣子,与在线花友交流起种植心得。

虽然第一次直播不是很成功,但让张潇然找到了感觉。

“我们将产品定位为小型化的阳台植物,并将20至30岁的都市人群作为主要客户,通过直播推广、分享、服务,用直播互动的黏性,培养大家成为多肉植物的爱好者。”张潇然重新给产品定位。

此外,为了提高花友的体验感,张潇然还将传统花棚改造成现代智能花房,通过数字化种植管理,让大家爱上种植多肉植物。

清晰的产品定位和全新的渠道,张潇然很快打开新市场,75万粉丝,让他拥有了稳定的潜在客户,并带动店铺“奇葩多肉”成为平台头部商家。

现在,张潇然正准备入驻抖音平台,希望用短视频继续圈粉,让更多人爱上多肉。

2022-06-04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8972.html 1 魔法多肉直播"出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