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1日
第03版:03

老人陶文祥:

追着鸟儿跑 快乐来拍摄

孙 杰 张国强 贺金丽

今年69岁的陶文祥,是任丘市华北油田一名退休职工,几十年来,他为摄影而迷,为摄影而乐。退休后,他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生态摄影上,为了拍鸟,已经跑过全国14个省份。

陶文祥玩摄影时间可不短了,从1969年参军入伍,部队就给他配备了一台海鸥120双反相机,记录战友们训练生活的瞬间。1978年,陶文祥退伍复员分配到华北油田钻井队工作。那时正值石油大会战,工作很忙,但他忙里偷闲拍了不少职工们工作生活“带油味儿”的照片。

陶文祥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拍摄。在影友的推荐下,他走上了鸟类生态摄影之路。为了拍到心仪的鸟儿,他曾到河北的衡水、秦皇岛、平山、张家口等地拍摄,也根据鸟类出现的情况,追踪到陕西、云南、甘肃、江苏、江西、河南、山东、山西、浙江、海南、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

生态摄影可是一件苦差事,只有在自然状态下,才能将鸟儿的灵性与美好展现无遗。这就要求拍摄者无论什么时间,何种状况,都做好隐蔽拍摄。

冬季,他去内蒙古达里湖拍猛禽。气温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他在越野车里等着也不敢开暖气,因为暖风使室内外温差增大,会造成相机镜头上凝聚水雾,鸟儿一旦出现会影响拍摄。

还有一次在海南拍水鸟,陶文祥穿着迷彩服隐蔽在40多摄氏度的帐篷里。高温加上纹丝不动趴卧,没一会儿身上的迷彩服就汗透了,贴在身上别提多难受了。他只好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可是水塘蚊虫多,叮咬难耐,蛇也多,需时时提防。为了拍好水鸟,他把帐篷下面的一角打开,将镜头伸出去。因为机位低,下巴贴着地面在相机取景框里看鸟,只一会儿工夫,脖子又酸又疼。由于隐蔽得好,鸟儿完全没有警觉。突然他发现,一只蜻蜓落在了金眶鸻的背上。机会难得,他忍不住“一梭子”连拍了7张。

“那次真是收获颇丰,我竟然还拍到了警觉性极高的斑鱼狗。”陶文祥激动地说。起初,他是隐蔽在水塘边的树丛里观察它的习性。没想到等了3个多小时,还真等到一对斑鱼狗。刚开始他仅仅拍了一些斑鱼狗停在杆上、电线上吃鱼吃虾的动作,但长久坚持等待让他收获了惊喜。他观察到了斑鱼狗从高处发现目标后,从不展开翅膀向下做直冲动作,到打开翅膀,旋转向下,直至完全入水的全过程。“有时像伞,有时像花,真是一串漂亮的动作”。陶文祥说。幸运的是,他敏锐地按下快门,抓取到了全部精彩的瞬间。回到家,他在电脑上反复看自己拍摄到的照片,还从斑鱼狗的飞行姿态,联想到飞行员的跳伞。他说那串动作像极了飞行员跳下飞机,自由降落一会儿后,再打开伞的系列动作。

后来,这组照片被中国最大的以野生鸟类摄影为主的生态门户网站鸟网选为每日一图。鸟网的推荐词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无论在曝光的掌控、还是在瞬间的抓拍,作者已把斑鱼狗入水前的各种俯冲姿态淋漓尽致地定格在画面上。

经过多年的摄影积累,他的24幅鸟类摄影作品和4篇摄影创作文章被《森林与人类》杂志刊用。4幅作品在华北油田年度摄影展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现在,他已成为中国鸟网野生鸟类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鸟网高级顾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

如今,对如何在大自然中拍到完美的图片,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只有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中,与鸟类及动物和谐相处,才能拍出有深度的图片。”陶文祥说。

2022-06-11 孙 杰 张国强 贺金丽 老人陶文祥: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2720.html 1 追着鸟儿跑 快乐来拍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