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3日
第05版:05

手挥镰刀 追忆乡愁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宋志敏 袁秋良 李晓利 摄影报道

挥起镰刀赶快割

“卖冰棍儿喽”

“看,这麦粒多饱满”

芒种忙,麦上场。眼下,正值小麦收获时节。广袤的田野中,联合收割机正穿梭于麦田中加紧收割。肃宁县尚村镇东是堤村的一片麦地里,却锣鼓阵阵、人头攒动,第三届农耕文化节正在火热进行。

割麦子比赛是文化节的重头节目。铜锣一响,“麦客”们便迫不及待地挥动镰刀割起麦子。烈日下,汗水湿透了衣背,尖利的麦芒刺着臂膊,人们却全然不顾。不一会儿,地里就堆起一排排小麦垛。“现在有机械省劲了,过去,麦子从种到收都得靠体力,打点儿粮食不容易,可不能浪费了。”刚比赛完的一位“麦客”揉着酸疼的胳膊说。

麦地里,“麦客”们你追我赶。地头上,各式农耕老物件引得人们纷纷拍照留念。一位村民骑着二八自行车,后头驮了一个老式冰棍箱子,“卖冰棍儿喽”,一声吆喝将人们带回童年。

现场,肃宁县的十几支电商团队把直播间搬到了地头。展台上,造型各异的花饽饽、包装精致的面粉;舞台上,歌曲、舞蹈、快板个顶个的精彩。随着镜头移动,直播间评论区刷了屏:“太有年代感了”“好想回到过去”……

2019年,东是堤村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建成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富硒黑小麦产业链,为集体经济发展树立了标杆。村党支部书记袁建轮介绍说,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农耕文化离人们越来越远。通过举办农耕文化节,可以让人们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快乐,真实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2022-06-13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宋志敏 袁秋良 李晓利 摄影报道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2755.html 1 手挥镰刀 追忆乡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