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沧州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市的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人才兴沧”战略已经确立。从资金流到人才流,这是继招商引资大潮之后,大中城市发展又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我们沧州需要充分发挥好党管人才的优势,抢占人才高地,实现跨越发展。
党管人才,需要形成长效机制。全市上下要坚持党管人才基本原则,把人才工作当作头等大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一任接着一任干,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打造惜才爱才的沧州品牌。各县市可以成立人才中心,选拔优秀干部负责人才工作;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认真研究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解决办法;每年召开人才座谈会,听取其意见建议;年末召开人才表彰大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集中进行表彰;各类媒体要对优秀人才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扬;县市班子领导每人联系至少5名不同层级的人才,关心其成长,听取其建议;要扩大人才关注的视野,全面吸纳各级各类实用型人才、实干型人才、小微人才、特殊人才,真正做到“野无遗贤”。
党管人才,需要聚焦全程关怀。人才落户沧州,看中的是能在沧州实现其人生价值。我们要竭尽所能,提供关怀,助力人才成长。一是事业关怀。要关注人才职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本人沟通解决,必要时可积极干预,帮助其建功立业,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助力人才实现人生价值。二是政治关怀。要坚持基层党组织全覆盖,主动发现优秀人才中的积极分子,多从政治上予以启发,帮助提高政治觉悟,实现政治进步,不断增强人生成就感、荣誉感。三是生活关怀。组织人才部门要牵头相关单位,建立人才热线、人才群组,主动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如子女就学、家庭就医、家属就业等难题,通过点点滴滴,真正体现沧州对人才的关心和爱护,帮助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兴沧大业之中。
党管人才,需要发挥改革精神。沧州要拿出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更担当的精神和行动、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全面推进人才改革工作,破除制约人才兴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要坚决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奖项、唯学历的极端唯一倾向,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机制,让人才真正能够集中精力干事创业。与此同时,我市上下都要大力营造人才兴沧的浓厚文化氛围,以“沧州好人”品牌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打造城市的良好口碑,吸引全国各地人才居沧留沧。要通过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封闭和排外的地域文化,让人才如鱼得水,乐享沧州。
党管人才,需要铸就产业平台。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们要把人才兴沧与产业兴沧统筹考虑,形成产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产业而盛的大好局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北京是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雄安是高端科技、高等教育、文化艺术聚集地,天津是北方重要的大工业城市。沧州作为一座具有后发优势的临海城市,要立足引领河北辐射华北,避免与天津同质发展。要着眼于作为京津雄的有力补充,大力发展成为高端服务业中心、绿色优质食品供应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进出口贸易中心,并围绕上述产业引进培育各类人才。要严格规范传统石化产业等污染类企业发展,着力提高沧州全域绿化覆盖率,打造冀东南森林宜居城市,吸引京津雄人才落户沧州。要着眼于非首都功能疏解带来的人才外溢效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吸引部分“北漂”人才南下沧州,推动沧州成为华北地区人才中心之一。
(作者单位:青县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