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4日
第02版:02

科技赋能“耕”出新天地

——南大港产业园区一分区北尚庄村种粮大户迟永健的故事

本报记者 孙晓卉 本报通讯员 刘淑文

夏收之际,满眼金黄。

南大港产业园区三分区二十九队,一大片金色的麦田如巨幅画布映入眼帘。阳光下,沧州市健超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迟永健,正指挥着农机手开动收割机收麦。从过去的手工割麦,到如今当起“甩手掌柜”,迟永健坦言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今年40岁的迟永健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他的印象里,“农民”是辛苦的代名词。“过去种庄稼从种到收完全靠人工,特别是到了麦收时节,家家户户齐上阵,那可真是一个汗珠摔八瓣。”迟永健回忆说。

2001年,中专毕业的迟永健回到村里,购买了几台农机设备,和父亲一起干起了农机服务。迟永健是个有心人,闲暇之余常常试着改装一些小型农机具,目的就是让这些工具在农业生产中能够更省时省力。虽然只是一些小小的创意,却让迟永健乐此不疲,这也为他日后更大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2013年,迟永健应邀去北京参加全国农民服务者大会,这次北京之行他不仅开阔了眼界,也捕捉到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农业种植大有文章可做。回到家,迟永健看新闻、查资料、多方学习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最后下了决心:“种粮食必须转型升级,走规模化、机械化的路子才有出路!”经过多方筹备,他在村里流转了2000亩地,办起了沧州市健超农机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之初,迟永健将重头戏还是放在农机服务上,他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产学研联合的科技推广模式,向周边农户提供“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与此同时,他还埋头钻研农机具,创新路上收获着丰硕成果:在渤海粮仓项目中,合作社承担了雨养旱作节水增效覆膜小麦的推广和示范。实际操作中,迟永健和社员不断研究改进现有播种机械。通过对排种器入土破膜深度的优化,使播种深度控制在三厘米以内,有效提高了种子的出苗率。目前此播种机械已申请国家专利一项。

有了这些先进农机具,加之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和省、市农科院专家带来的先进种植技术,让迟永健的种粮之路如虎添冀。他又从三分区流转了3000亩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油菜、高粱等农作物,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种植收益,如今每年的收益在200万元左右。

说起今年麦子的收成,迟永健兴奋地说:“今年种了1000多亩的麦子,亩产200多公斤,按目前的收购价保守估计,今年的收益在70万元左右。”迟永健说,咱们国家农业部门在推广互联网+农业,他要抓住机遇把自己现有的网络销售做大做强。“过去人们常说‘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种地’,依我看种地也没什么不好,只要抓住机遇,照样能‘耕’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迟永健说。

2022-06-14 ——南大港产业园区一分区北尚庄村种粮大户迟永健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2792.html 1 科技赋能“耕”出新天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