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7日
第03版:03

“画痴”邵明明

15年绘出全景《清明上河图》

本报记者 李智力

今年38岁的邵明明,是献县郭庄镇宋尧京村的一名墙体绘画师傅。同时,他还是位“画痴”,一看到喜欢的画,他都要照着画下来。上小学时,语文课本上有篇《清明上河图》的课文,配有一角插画,精彩的画面加上文字描绘,让邵明明对《清明上河图》着了迷。从那之后,能画出一幅全景的《清明上河图》,成了他的心愿。

因为爱好画画,中专毕业后,邵明明还专门找到河北美术学院的郑之华老师、沧州师范学院的刘树允老师,学习了3年的素描和工笔画。2007年,邵明明在外工作时,偶然间发现了画家金仲鱼1957年画的一角《清明上河图》,那是其中最精彩的一部分,而且是放大版本的,线条细致,人物生动。邵明明看后,禁不住临摹了几下,此时,绘制一幅完整《清明上河图》的梦想在他心中再次点燃。

作画之初,除了毛笔,邵明明买得最多的就是宣纸。“整幅的作品我一下子画不出来,就一段段地画,画好后再拼到一起。”邵明明说,当时,没有《清明上河图》的全景卷,他就去网上搜,花钱去买资料,只要是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资料,他就一定要搜罗到手。

一次,邵明明听舅舅提起,在河南开封的朋友那里有一幅长卷足本《清明上河图》。知道这个消息的第二天,他买了车票,特地跑到河南买了下来。之后邵明明又听说罗东平老师的《清明上河图补全卷》在辽宁出版社出版,他又想办法买到了这本书。

“即使是一段段地画,《清明上河图》画起来也很难。场面浩大繁复,男女老幼各色人物,都有感情交流,线与线之间、人物之间的动作神态,都非常入微,稍一走神,画就毁了。”邵明明说,画《清明上河图》特别挑战耐性,他画画用的是生宣,水墨过多就会洇透,比较精细的线条,一不小心,就被水墨都给遮住了,直到画了多次后,才慢慢找到了感觉。

起初,因为画得不好,一张长133厘米宣纸,就直接撕掉了。看着有的画家三五天就能画出一幅作品,邵明明也变得有些心浮气躁,逐渐没了作画之初的心情。“还是因为朱惠民老师鼓励,才让我继续坚持下来。”邵明明说。

朱惠民知道邵明明在画《清明上河图》,时不时地会来看望他,了解他作画的进度。后来,看到他才绘制了一两幅场景,就没了继续作画的劲头。了解邵明明心思的朱惠民说:“真正的好作品都是坚持下来的,浮躁不得。你选定了这个题材的画作,坚持下去才能有所收获。”

听了朱惠民老师的话,邵明明最终坚持了下来。他画《清明上河图》都是闲时画的,有的场景一遍画不好,他就多画几遍,直到符合他的要求才算过关。15年的时间里,最终画好的只有30多张,但因作画撕毁的却有几百张。

邵明明请人将画好的一幅幅作品装裱到长卷上,一幅40多米的清明上河图全景长卷绘制了出来。他坚持15年的成果,既赢得了众多同行的认可,也提升了自己的画技,圆了自己儿时的梦。

2022-06-17 本报记者 李智力 “画痴”邵明明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2924.html 1 15年绘出全景《清明上河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