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0日
第06版:06

“心语心愿” 成长烦恼说出来

——沧州市实验小学教师李俊艳巧解学生心结的故事

本报记者 赵玉洁

“老师,您说我能考上哪所大学?”

“看你上课专心听讲,还特别喜欢画画,听说你的泥塑作品也做得非常好,凭着这股劲儿,我觉得你可以到中央美院继续学习。

“你这个小机灵鬼儿,对做实验这么感兴趣,说说你想上哪所大学呀?”

“老师,那我回家要好好上网搜一下,看哪所大学做实验最多,我就去哪所大学。”

……

前不久,在沧州市实验小学四年级9班,一场“预约大学”的活动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班主任李俊艳抓住“高考”契机,把观察到的学生们的特长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偷偷告诉了来实习的大学生老师。同学们对这位能“神奇”洞见他们未来大学的老师既钦佩又好奇,更对她的课堂充满了期待。

从课堂教学到习惯养成,再到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李俊艳从日常的一件件小事中品读学生们的心思,以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悉心呵护他们成长,以点点温情润泽童心。

一吐为快

负面情绪去无踪

“某某同学,请你上课不要总是说话,影响我学习。”

“妈妈,您身体不好,不仅每天要去上班,而且还要照顾妹妹,您能不能少干点儿活呀?”

“我是英语负责人,每周四的英语课总有同学忘记带英语书。”

……

在李俊艳班里,孩子们每当遇到烦心事,就会申请一张“心语心愿”专用纸,诉诸笔端,一吐为快。

随后,在每两周一节的“班级说事”课上,学生们会把自己所写的“心语心愿”读出来,内容涉及到的另一方需要作出回应。有关同学和老师的,当场沟通;写给爸爸妈妈的话,由学生将“心语心愿”专用纸带回家,家长进行书面回复;班级管理事宜,则由全班集体讨论并找出适合的解决办法。

有一次,在“班级说事”课上,一个男孩儿提出“某某同学,请你以后下楼梯时不要总拽着我,我不喜欢。”被提到的同学也进行了回应,保证以后不再这样做。本以为这件小事就这样圆满解决了。不料,第二天课间,那个提意见的男孩儿冲进李俊艳办公室,略带哭腔地说:“老师,我受不了了,他又拽我,每天都这样。”随后,两个孩子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控诉”对方。

在两个孩子的争吵中,李俊艳发现,昨天课上所说的那件事,不过是个导火索,两人在日常交往中“积怨已深”。李俊艳并没有阻止他俩,而是陪在孩子身边,让他们尽情发泄。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个孩子大汗淋漓,终于无话可吵,安静了下来。

经过此番争吵,两个孩子长期郁结于心的负面情绪得以释放,在李俊艳的调解下,两个人消除了误会,最终握手言和,从此再也没有争吵过。

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李俊艳颇有感触地说:“别以为孩子之间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在被动接受的孩子心中,也许这就是会影响心情的大事,日积月累甚至会泛化成其它形式折磨孩子。回家告诉家长,或是自己隐忍不发,抑或以恶制恶,都不是最佳选择。‘心语心愿’专用纸,就是为孩子们提供一种合理宣泄的方式。通过‘班级说事’课,说的表达了不满,释放了情绪;回应的理解了对方的想法,会作出改变;听的也会在别人的‘不喜欢’中有所感受,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多加规范。”

私人定制

亲子关系更和谐

小森(化名)的妈妈马上要生二胎了,但是,小森最近的表现却着实有些反常,不爱说话,遇事总是和父母对着干。

烦恼的小森妈妈到学校找李俊艳求助,李俊艳把小森叫到身边:“小森,妈妈很快就会带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来和你一起玩了,你高兴吗?”

“我不知道。”

“老师为了祝贺你,想送给你一件礼物,你想要什么呢?”

“真的吗?我也可以收到礼物吗?我想要一把红色的小手枪。”

“那等你的弟弟或妹妹出生以后,老师就把红色小手枪送给你。”

小森听后,扑到妈妈怀里,轻轻抚摸着妈妈的肚子:“妈妈,妈妈,你什么时候把他生出来呀?”

李俊艳目送着母子二人一边聊着对二宝的期待,一边脚步轻松地离开了校园。夕阳的余晖暖暖地陪伴着他们,一如李俊艳的红色小手枪,带给了小森对弟弟、妹妹的期待。

孩子们在不同的家庭中生活,血液里流淌着家族的密码,言谈举止间藏着父母的影子。父母关系和谐,孩子的心性大多就会平和;如果爸妈脾气暴躁,教育方式再单一,孩子的怯懦或强势就会明显一些;若家庭遭遇变故,家长又没有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创伤甚至会成为成年后的阴影。

为此,李俊艳根据不同的原生家庭特点,依据交流研判家长教养方式,分析当下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订出个性化成长计划。

小哲的假期计划日(有效利用时间)、小周的运动计划(提升专注力)、小溪的专属电话时光(改掉乱发脾气的毛病)、小豪的饭桌秀(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在李俊艳和家长的通力合作下,这些专属成长计划不仅帮助学生们改掉了不良习惯,而且为孩子们营造出了更好的成长环境,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愈加亲密、融洽。

漂流日记

读身边故事增教育智慧

“漂流日记又来到我家了。3年间,我见证了孩子的成长。疫情期间,由于缺少陪伴,孩子的成绩有所退步,但开学以来,我发现他又在一点一点进步。任何进步都需要努力和付出,并且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鼓励。”

“面对孩子的错误,首先我要做到不急躁,冷静地帮孩子分析错误原因。一味地斥责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疏远亲子关系。”

翻开这本“家庭漂流日记”,一则则家庭教育故事与充满童趣的插图呈现于眼前。这些故事全部发生在李俊艳班里,是学生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

按照座位顺序,从前往后,一人一天一故事,每个家庭由家长记录教育故事,孩子进行配图。家长们不仅能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还能领略到班里其他家长的家庭教育智慧。从2020年至今,这本漂流日记已完成了两次全班旅行。

疫情期间,电子版的“家庭漂流日记”,带着“原生态”的味道流进其他同学家中。它采用幻灯片形式,在育儿经验分享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孩子的爱好展示,精彩的音频和视频让内容更丰富,生活呈现更加立体多元。这些源自身边的例子,没有高深的理论来装点门面,却有着相似的生活情境。在流淌的文字间,家长找到了认同感,发现彼此的差距,对照自己的生活,进行积极有益的反思,在看一看、想一想、学一学中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2022-06-20 ——沧州市实验小学教师李俊艳巧解学生心结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3019.html 1 “心语心愿” 成长烦恼说出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