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帽子口罩,齐海坤走上献县临河乡梁庄村的街头卖土豆。“主家忙着收麦子,抽不出时间,我过来搭把手。”齐海坤一边和买家聊着天,一边熟练地挑选土豆过秤。“这土豆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没打任何农药,可以买回家尝尝。”齐海坤卖力吆喝着。
齐海坤是张家口人,去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后考取省定向选调生,入职后到献县临河乡梁庄村进行基层锻炼。
一入村,齐海坤就和驻村的其他队员走上田间地头搞调研,他坚信,传统农业村,农民致富还得从土地入手。他在调研中发现,梁庄村的土地零散,难以发展规模化种植,且近些年由于小麦收益低,多数村民只种一季玉米,浪费了土地资源,急需探索种植单位面积效益较高的作物来带动农民种地积极性。
可喜的是,梁庄村多块农田土质属沙壤土,非常适合土豆这类块茎状作物的生长。齐海坤对接省农科院,希望引进生长期短、抗病抗旱性强、且不耽误夏玉米种植的荷兰大早黄(费乌瑞它)土豆在村里种植。但是老百姓习惯了小麦、玉米轮作,没种过土豆,都担心白投入,谁也不敢先迈出这一步。
“我愿意种种试试。”经过动员,村民郭永康愿意拿出一亩地试种。就这一亩地,齐海坤非常珍惜。他接受省农科院专家线上指导,并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开展田间管理。平时,身边的村民都瞅准机会,想和齐海坤学两手,更想看看这个外来博士有多大能耐。
100多天后,一个个黄豆豆探出头来,村民们忙碌着,捡、装、运有条不紊,微风中带着丰收的喜悦。“亩产2700多公斤,除去成本,亩收益3500元左右。”郭永康高兴地说。一颗颗黄豆豆成了致富增收的“金豆豆”,因为齐海坤是博士,所以大家把这种土豆叫“博士豆”。齐海坤说,土豆既是蔬菜作物,还是粮食作物,且产量高,某种意义上种植土豆也是在保障粮食安全。
“土豆收获后,还可以继续种一季玉米。”郭永康算了一笔账,采用土豆、玉米轮作,每亩土地一年收益最高可达4500元。
土豆种植同时受到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和乡镇高度重视,并期望将土豆作为增加村集体经济和发展村合作社的潜力项目。齐海坤说,这次试种成功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扩大种植规模,并尝试应用互联网扩大销路,增加收入,让农民愿种地、种好地,也产出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