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明晰路径才能找准方向,把握要求方可落实到位。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倪岳峰来沧调研讲话精神,做出了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战略部署,并就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抢抓协同发展机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等重点工作规划了发展路径。全市上下要围绕五条路径,细化实化各项目标举措,用贯彻执行的力度提升高质量发展的速度,聚精会神答好经济发展考卷。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发展路径是实现宏伟蓝图的支撑与保障,它一端系着现在,一端关联未来,而务实的工作举措,则是落实发展路径的根本保障。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五条路径,是在科学分析沧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是新发展理念在沧州的具体化、实践化,既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深情厚望,也承载着沧州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围绕五条路径深学细研,紧紧结合沧州发展实际,不断细化实化各项目标举措,我们就一定能在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推进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沧州实践看,我们在科技创新的理念和实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要多渠道提升全市研发投入水平,实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提升行动”,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实施一批科研攻关“揭榜挂帅”项目。要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市步伐,用足用好各项人才政策,借“外脑”提速沧州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更多科技转化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优化产业布局。各县(市、区)要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文素质等,科学布局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推动现有产业的成长扩张和土地集约利用,促进产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加快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集中入园布局,加快企业产、销一体化,打造完整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
精准招商引资。强化“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必须抓招商”意识,既要争取政策抓招商,围绕交通、科技、物流、城市、农业农村等领域加强前期工作,谋划推动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大盘子”;又要拓宽思路抓招商,坚持“外资、内资、国资、民资、融资”并重,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企业或二级、三级机构来沧发展。既要搭建平台抓招商,充分利用各项合作平台,通过成立招商专班,在外地设立招商中心等途径,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沧州;又要用好能人抓招商,充分发挥沧州籍京津雄企业家及各领域知名人士作用,加强与国外华侨华商联合会、进出口商会等常态化对接合作,形成招商合力。
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优化市县行政审批机构功能,让市场主体和群众“最多跑一次”。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要素市场健康发展、各类要素有序流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企业上市激励政策,力争上市企业数量、市值有更大突破。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创造财富的良性循环。
深化协同发展。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深化产业协同、重点领域协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向纵深,真正做好“瓣瓣同心”。特别是要推动服务对接雄安新区向更广领域突破,充分发挥任丘、河间、肃宁、献县区位和产业优势,促进产业协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打造雄安新区制造业协作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清洁能源保障基地。
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之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我们既要站高谋远,更要脚踏实地,明晰五条路径,细化实化各项目标举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在加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的征程上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