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7日
第06版:06

王颖颂:

“玩”出来的小发明家

本报记者 赵玉洁

近几日,沧州频现高温天气,酷暑难当。在沧州市路华小学,六年级2班班主任郑老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学生王颖颂自制的小风扇。这台用5节电池、2块电路板和1个小电机组装而成的小风扇,不仅可以遥控,而且还可以转变风向,在炎炎夏日为郑老师送去了一份清凉。

今年12岁的王颖颂,从小喜欢刨根问底,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闲暇时分,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把从玩具、废旧电器上拆下的零部件、电路板、二极管等,经过设计和改装,变成实用的生活用品或有趣的电气小玩具。

2020年4月,在河北省首届“地球小卫士”评选活动中,王颖颂凭借他的一系列DIY作品,荣获“创造发明小卫士”荣誉称号。

玩具拆不停

只为探究竟

玩具车为什么会动?车上的灯为何会亮起?遥控器是怎么工作的……

别的孩子玩玩具,注重的是外形和功能。王颖颂则不同,拿到一个玩具,特别是电动玩具,在玩的过程中,他的脑海中就会冒出一连串问题。为了寻找答案,王颖颂会毫不犹豫地拿出工具,把玩具拆开一探究竟。

从幼儿园大班开始,王颖颂的玩具不是玩坏的,而是全部被他拆成了零件。不仅玩具被拿来“研究”,家里坏了的钟表、遥控器、鼠标等,也没能逃过被拆的命运。

看到孩子如此痴迷,王颖颂的父母不仅没有责备他拆东西的行为,而且主动为王颖颂提供废旧物品,供他拆解、认识。

弄清楚原理后,王颖颂并没有把拆下来的零件随手丢弃,而是把它们存放在了一个大箱子里,并美其名曰“百宝箱”。

为了充实“百宝箱”,王颖颂有时不计付出。上三年级时,他在学校组织的跳蚤市场上,用自己一个心爱的恐龙玩具,换了一辆坏的遥控玩具车,只为得到里面的一台电机。

这个“百宝箱”日后也成为了王颖颂发明创造的“资源库”。

打开“百宝箱”

创意秀出来

王颖颂非常怕黑,晚上睡觉时,卧室里必须要有一些光亮。最初独自睡觉时,他时常不关灯。但是后来,他从书上看到,一盏灯虽然小,但是日积月累就会损耗很多不必要的电能。所以,他决定不再开灯睡觉,但是,怎么解决害怕的问题呢?

王颖颂想起,百宝箱里有可以发光的二极管,它们发出来的光完全可以在漆黑的夜晚照亮卧室。为此,他翻出了一些二极管、一只小电阻和一个带开关的电池盒,让爸爸用电烙铁把它们串联在一起,然后装上两节电池,打开开关,瞬间红的、绿的、蓝的二极管就亮了起来!从此,这盏独特的小夜灯陪伴王颖颂每晚安然入眠。

发明创造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遇到问题的时候,王颖颂总是积极想办法解决。在DIY小冰箱时,王颖颂网购了制冷片和电源,用一个泡沫盒当作冰箱的保温外壳。制冷实验开始,经过漫长的等待,冰箱里的水虽然变得很凉,但是始终没有结冰,这是怎么回事呢?查找原因的时候,王颖颂被制冷片上的散热片烫了一下,他恍然大悟,原来是散热不好!想起爷爷家的拖拉机用水降温,他就找来鱼缸里的循环水泵和塑料管,做了一套水循环装置,把塑料管塞到散热片的缝隙中,启动水泵,散热片果然没有那么烫了。经过半小时的制冷,冰箱里的水终于结了冰。

妈妈巧引导

知识早储备

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时常会应用到物理和化学知识,面对王颖颂的不断追问,妈妈为他买回了初中物理和化学课本,还把历史、地理、生物等课本一并带了回来。

买回这些课本后,妈妈并没有给王颖颂布置阅读任务,而是把它们整齐地摆在了床头柜上。每天晚上临睡前,妈妈都会为王颖颂讲一个历史故事,或是提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母子二人随即翻开课本,共同学习和探讨相关知识。

就这样,3天过后,王颖颂开始主动翻阅床头的课本,妈妈见状不再多言,悄然退出,让孩子去自主学习和探索。

头脑中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再进行设计和动手实践时,王颖颂更加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如今,即将步入初中的王颖颂,对未来有了更多期许。“我一定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把发明创造进行到底,长大后争取成为一名‘匠人’,像‘大国工匠’那样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2022-06-27 本报记者 赵玉洁 王颖颂: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0963.html 1 “玩”出来的小发明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