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9日
第06版:06

竖起高空灯 设下“挡虫关”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李汉杰

炎炎夏日,又到了各类田间虫害高发时期。每天晚上,盐山县金英家庭农场的田地里都会亮起一束光。只见光线直冲而上,在百米内形成一束光圈,照亮整片农田。光线周围,无数虫子正争先恐后上演着“飞蛾扑火”。

次日一早,农场主邢中水早早来到了地头。只见他打开设备,抽出一个方形盒子,里面满是已被灭杀的飞蛾。

“这照蛾子的灯太有用了,一宿就能抓多半箱子蛾子。”他边倒出飞蛾,边估量道,“足有四五公斤。一只蛾子就能产上千只虫卵,要不是这样杀死了,得产多少二代三代幼虫!”

邢中水说,这是盐山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给农场安装的高空荧光杀虫灯,俗称“高空灯”。这套设备是根据昆虫夜间趋光的生物本能设计出来的。当昆虫开始活动时,可以在其成虫活动早期就发现害虫,通过灯光将其诱集到设备中电击灭杀,大大提升虫害防治效率。

不仅如此,用上这设备,病虫害减少了,邢中水的地里还能少打一两遍农药。这样一来,在减少用药成本、保障作物产量的同时,还能减少作物的农药残留,提升了绿色品质。

“高空灯主要监测、防控草地贪夜蛾、棉铃虫、黏虫等迁飞性害虫。一台设备能有效诱捕周边500米左右的昆虫,可辐射500亩农田。目前,我们县已投入了11台这样的设备,每台设备投入3万元。通过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压低田间虫害发生基数,实现了大田作物绿色高产栽培。”盐山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负责人介绍道。

为粮食生产设下一道“挡虫关”,植保人员还可通过回收虫盒,对虫体标本进行区分统计,快速了解当前区域的虫害种类,提前预测迁飞性病虫害,进而指导农户进行针对性防治,实现早防早控。

2022-06-29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李汉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3351.html 1 竖起高空灯 设下“挡虫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