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其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近日,我市发布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提到,将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从保持信贷规模稳定增长、加强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信贷投放方面发力,助力全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持信贷规模稳定增长方面,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存量、扩增量,加快已授信贷款的信贷投放,积极挖掘新的项目储备,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灵活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工具,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涉农、民营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开办民营小微、绿色、科创再贴现“直通车”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对纳入“直通车”名单库的企业签发、持有的票据优先给予贴现融资。
加大小微市场主体信贷投放方面,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经国务院批准,根据《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将增加一倍,即对相关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提供激励资金。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持续调动我市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的积极性,有力缓解我市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实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建立完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做好资金保障和渠道建设,强化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不断扩大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规模。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产业贷款投放。
加大对科技企业贷款力度和市级科技创新券使用方面,聚焦科技企业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等问题,从快从实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深化与中国银行沧州分行、建设银行沧州分行、河北银行沧州分行、沧州银行等银行合作,全力保障科技企业资金链。扩大科技创新券支持对象和范围,将支持企业范围由上年度销售2000万元以下扩大到5000万元以下,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的支持。
加大就业创业金融支持力度方面,对2022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2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予以免除,本金经贷款学生自主申请,可延期1年偿还,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复利,风险分类暂不下调。
加大房地产领域金融支持方面,做好房贷首付比例政策调整及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政策落实。金融机构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落实好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参考同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要求。鼓励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稳定增长,对符合条件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加大投放力度,及时满足融资需求。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