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杰
扫一下二维码,就能看到当事人作出的信用承诺,他们中既有市场主体法人代表,也有公职人员。今年,黄骅市行政审批局依托信用承诺室,探索“承诺码上看”模式,承诺视频可随时扫码随时看。
“我承诺,小吃部环境整洁,食品美味干净,服务周到细致。”日前,黄骅贝达小吃部的负责人李海霞,在黄骅市行政审批局的信用承诺室里对着镜头作出承诺。自从5月黄骅市行政审批局信用承诺室成立以来,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这种方式很郑重,让我有一种敬畏的感觉。”李海霞说。
黄骅市行政审批局信用承诺室负责人王文通介绍,“证照分离”改革中的告知承诺、“证明事项”改革中的告知承诺等承诺事项,之前都是以纸质版方式进行。后来,他们就探索把纸质版承诺变成视频承诺,并制作成二维码存入行政许可案卷,扫码就能查看,以此督促市场主体诚实守信。
具体操作时,黄骅市行政审批局制定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制管理办法,规范业务办理前的信用承诺、视频录制、归档保存等工作流程,对企业自愿作出承诺且按要求提供材料的,当场作出审批决定。“如果市民想开小超市或者小饭店,并在我们承诺室里视频作出承诺的,当场发证。”王文通说,监管部门后期会去检查履行承诺情况,如有违背,需要进行整改。
随着工作的开展,黄骅市行政审批局将视频承诺制延伸至公职人员。“我承诺落实各项工作部署,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廉洁从政,不以权谋私……”扫一个二维码,就能看到黄骅市行政审批局政策法规科工作人员姜明辉作出的承诺,承诺视频制成二维码被存入单位台账保管。“这是对我工作的一种监督和约束,公务员自己只有以诚立身,才能让老百姓信任我们。”姜明辉说。
据介绍,目前,黄骅市行政审批局的公职人员全部录制了信用承诺视频,后期黄骅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将陆续开展信用承诺。结合实际,黄骅市行政审批局还创新了“信易+”产品,拓展信用场景应用惠及守信人。黄骅明确对县域内信用良好的全国、全省道德模范,以及“黄骅好人”“沧州好人”“河北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可在就医、购房、就餐时享受优惠。“我们要求参与‘信易+’的单位对自己提供的服务内容进行视频承诺,并制作成二维码保存。”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黄骅已探索开发了信易+中医、信易+餐饮、信易+住房、信易+驾考等“信易+”产品,将信用应用聚焦到民生领域中的医、食、住、行,从而让诚信市民更好地享受信用红利。
“信用体系建设仍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王文通说,接下来,他们将通过以点带面推进信用场景应用,不断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措施,逐步实现信用惠民便企,切实增强全社会的信用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