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大运河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了!没想到一年多没回去,市区运河两岸变化这么大!”6月28晚,舅舅从北京打来电话。透过声音,就能感受到他当时的激动心情。
对于生活在大运河畔的人来说,无论运河清澈还是混浊,浩瀚还是涓细,无论它映照的是孤帆远影还是现代高楼,这条文化长河都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富庶繁华的市井生活,也是波涛滚滚的乡愁记忆。
作为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持续推进、运河堤顶路的全线贯通,沧州大运河在沿线城市中脱颖而出,变得魅力四射。运河边成了市民热门打卡地,运河的美好写进了老百姓的“朋友圈”。
清晨,各县(市、区)大运河畔,都活跃着一支支健走队、骑行队。他们迎着朝阳,呼吸着新鲜空气,与静静流淌的运河水相依相伴。“一天不见,甚是想念”“运河边的景色,总也看不厌”……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言,蕴含着人们对大运河深深的爱。
节假日,运河公园、历史展馆、非遗体验馆……运河边各个景点游人如织。欣赏秀美风景、体验非遗文化、倾听运河故事,在游走触摸间,大运河从书本、博物馆中缓缓“流”入人们心田。
土堤变成了柏油路,烂河滩变成了公园,一棵棵古树、一座座古建筑成了运河故事的“代言”,走在运河边,许多人都在讲述他们眼中的运河美;志愿服务队、义务讲解员、民间河长……每个人、每个地方都在努力通过多种渠道保护运河环境。
沧州,因运河而生。运河既是城市的精神文脉,又承载着宝贵的文化记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加快打造大运河文化保护带、运河生态景观带、全域文化旅游带、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带,千年运河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彩,也让沧州人民更增添了保护“母亲河”的信心。让运河之美永续,既是一份来自历史的嘱托,也是今人必须面向未来交出的答卷。让我们携手共建美丽运河,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