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6日
第01版:01

守护烈士英魂 传承红色精神

——记河北省“千名优秀退役军人”、冀中烈士陵园主任于金盼

本报记者 于海涛

守护烈士陵园,这份远离大众生活视野的工作,既不显达于世,又要忍受清寂,而于金盼却甘之如饴地坚守了19年。“守护好烈士们的英魂,让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付出再多都值得。”于金盼说。

2003年来到冀中烈士陵园工作,于金盼以岗位为家,兢兢业业做好陵园日常管理工作,以深厚的知识功底为群众讲解红色历史,辗转协调帮烈士寻乡寻亲,以实际行动守护烈士英魂、告慰革命先烈。

于金盼曾是军人,又是党员,13载军旅生活磨炼了他坚定勇毅的意志,厚植了他爱党爱国的情怀。退伍不褪色,参加工作后,于金盼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奋斗意志和进取精神。2003年,冀中烈士陵园老主任退休后,于金盼主动请缨接手了这份清苦而艰巨的任务,为陵园中的烈士们站好自己这班岗。

烈士英魂不灭,峥嵘岁月永存。陵园里的一碑一木都浸染着庄重肃穆的历史底色。长期身处烈士陵园中,于金盼在思想上受到了进一步洗礼,对这份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为了向广大群众讲好这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于金盼广泛阅读党史、军史、新中国史等书籍文献,通过多方渠道查找档案资料,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不断丰富完善讲解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2016年9月,黄敬、吕正操、孙毅等冀中革命先辈的后代来到河间市缅怀先辈,在聆听他们讲述父辈事迹的同时,于金盼还得到了《冀中一日》《冀中人民抗日战争文集》等珍贵书籍,收集到了反映冀中抗战的事件、人物、历史沿革等文章300余篇,一有空闲便一头扎进书堆里学习。长期钻研党史、军史,于金盼政治意识、思想水平不断提升。“这不仅是提升业务素质的专业课,更是一堂锤炼思想的长期党课。”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平凡坚守。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清明节到国庆节,于金盼平均每天都有三四场讲解,常常讲到口干舌燥也顾不上喝口水,连吃饭也都是随便扒拉两口就又戴上耳麦讲解。19年来,6700多个日日夜夜,1700余场讲解,160多万名党员群众和青少年受到教育。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于金盼用自己的坚守表达着对这份工作的无限热爱与尊重。

“作为一名党员,我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即使只有一两个人来瞻仰,我也照讲不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天快闭园的时候,一位腿部残疾的老人坐着轮椅来到陵园。当得知老人是自己一个人从乡下赶来时,于金盼主动推着老人走进了纪念馆,耐心细致地为老人讲解每一张图片、每一件文物,老人自始至终听得非常仔细,离开时感动到落泪,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你讲得太好了,这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烈士故事!”

(下转第八版)

2022-07-06 ——记河北省“千名优秀退役军人”、冀中烈士陵园主任于金盼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1884.html 1 守护烈士英魂 传承红色精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