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3日
第01版:01

一面锦旗背后的社区矫正温度

本报记者 孙 健

日前的一个上午,中捷产业园区盐场社区居民杨大爷专门乘坐公交车来到中捷政法办,将一面写有“社区矫正有温度 主动为民解忧愁”的锦旗送到政法办主任仉雯丽手中,感谢政法办对自己这个特殊家庭的热心救助。

杨大爷的女儿杨某今年4月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执行,在中捷政法办垦区司法所接受矫正管理。干警马振刚在为杨某办理入矫手续时得知,杨某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因病情恶化损坏神经系统引发间歇性躁狂症,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而且杨某父母都已年过七旬,每周到司法所报到成了杨某父母最憷头的事。鉴于这种特殊情况,马振刚和同事向单位领导申请为杨某办理免除报到学习和参加公益劳动的手续,改为工作人员每周定期到杨某家中查看杨某的学习和改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杨某一家的困难。

来杨大爷家次数多了,马振刚发现杨某总是呆坐在炕头一言不发,也不善与人沟通,马振刚的内心很不是滋味。“因为生理导致精神疾病,让杨某不仅失去了原本幸福的生活,也给父母带来了沉重负担。”马振刚就琢磨,能不能再帮她家做点什么。于是,马振刚和同事杨国辉向单位领导汇报了杨某的案情,并联系中捷民政局,了解园区对残疾人困难家庭的帮扶政策以及精神病患者等级鉴定的相关事宜。

在马振刚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中捷政法办和民政局工作人员一起提供上门服务,为杨某进行精神病鉴定,并申请困难救助。最终,杨某被鉴定为精神病二级,不仅被纳入园区低保人群范围,而且享受到了针对精神病患者的其他救助政策,让这个家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为了表达全家人的感激之情,杨大爷特意送来这面锦旗。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既体现执法刚性,又凸显人性温度,以严管厚爱的矫正方式,解决矫正人员生活困难,才能有效提升矫正质量,助力越来越多的社区矫正人员积极改造、回归社会。”仉雯丽说。

2022-07-13 本报记者 孙 健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3482.html 1 一面锦旗背后的社区矫正温度 /enpproperty-->